第126章 一座山,一道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无数人怒骂白穆太过忍,一定要写死秀芹。
甚至当天v博热搜的第一条就是#秀芹死了,抱抱老李#。
“白穆太狠了,当时看到朱子明投敌我就猜到会出问题,却没想到秀芹竟然会因此而死。”
“骂归骂,可是这就是真实的战争,每个人都有牺牲的可能,你永远猜不到是明天先来还是死亡先到。”
“老李太可怜了,好兄弟赵刚受伤了,结婚当天妻子被抓走了,真的是双重打击。”
“所有人都看到了李云龙打下平安县城的辉煌,可又有多少注意到了他喊出开炮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力?”
“谁知道白穆的地址,我一定要给白穆寄刀片!”
“唉,抱抱老李,老李太难了。”
“……”
网上虽然骂声一片,可收视率却一下突破到了10.13%!
这是夏国这几年来第一部破十的电视剧。
圈内所有人都疯了。
他们没想到白穆不仅在唱歌、演戏方面很牛逼,在导演方面同样十分优秀。
随手一拍,就是一部经典之作!
“是不是真的有那种天才,无论做什么都能做的比一般人好?”
“白穆仅仅只是比一般人好吗?圈内有多少导演拍出过收视率破十的电视剧?”
“有些人,你不能去比,他们天生就是来创造奇迹的!”
……
自第十四集播出之后,亮剑的收视率就彻底稳在了十之上,再也没有掉下来过。
到了最后一天,它的收视率甚至破了12,再次创造出一个无法逾越的收视奇迹!
对于《亮剑》的成功,电视圈一位著名的评论家是这样写的:
“《亮剑》里,我军没被神化,而曾经横扫几千里guo土的敌人,也从来不是不堪一击。”
“他们一直说着曰语,不会因为夏国人的出现就改变语言。”
“他们不会主动一脚踩中地雷,然后被炸得满天飞。”
“他们的精锐部队也精于射击、武道,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
“他们当中,也不乏有长远目光、文韬武略的谋士。”
“正如在一开场,李云龙就提醒过所有人:别
lou头,鬼子的枪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剧里还有一幕,曰国xian兵队队长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说过一句:我想妈妈。”
“说话时,眼角湿润。”
“战士、敌人。”
“善良、凶恶。”
“说到底,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历史,不仅是史书里的宏大、小说里的动人,也是现实里,一兵、一卒眼中的世界。”
“长期作战的人,就是衣衫脏乱、胡子邋遢。”
“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时,没那么容易突围,中了枪,没那么多时间说遗言,几乎当场就倒下。”
“就像白穆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战争的忍不需要血液证明,那一个个迅速倒下,又一波波迅速冲上前的人才是。”
“看过《亮剑》的人,大抵都无法忘记这一幕:孙德胜和他的骑兵连被鬼子包围、寡不敌众。”
“几十人的队伍,面对强大十几倍的敌人时,选择了‘自杀式攻击’。”
“骑兵连,进攻!”
“第一次冲锋后,队伍折损大半。”
“依旧是进攻的口号。”
“第二次、第三次……”
“一个个战友倒下。”
“直到只剩下一个人。”
“骑兵连,进攻!”
“亮剑已经播完了,许多人仍在追问,亮剑精神到底是什么?”
“这部剧给出的答案,其实很细腻。”
“是孙德胜宁死不屈,一次次的冲锋:郭嘉有难,我们当兵的不上谁上,就该做个不怕死的军人。”
“是秀芹在城楼上对李云龙大喊的那句: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瞧不起你!”
“也是从不掉眼泪的李云龙,在秀芹墓前的喃喃自语:我咋觉得你躺在这儿,我李云龙的半条命也埋在这儿了。”
“是关键时刻,以大局为重的楚云飞那句:只谈军事、谈民zu大义,以维护民zu尊严为己任。”
“也是孔捷被撤职、手下的兵对新团长不服气,他站出来解释:你们是为我打鬼子的吗?你们是为父母、是为你们的姐姐、妹妹啊!”
“我们喜爱《亮剑》,喜爱李云龙、张大彪、赵刚、孔捷,那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不仅是那句亮剑精神。”
“也是那些平凡而又鲜活的人,那些朴素的道理,那些不加修饰的真实,在战火中,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一条长评发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轰动。
“写得真好,把我心里话全部说出来了,《亮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它拍的足够真实。”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我想亮剑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有亮剑的成绩在,谁还敢说战争片不受欢迎?之前观众不喜欢看只不过是拍的不够好、不够新颖罢了。”
“不得不说,白穆真的是一个善于创造不可能的人,无论是做什么,都能做到那一个行业的顶尖水平。”
“……”
《亮剑》成功了,最高兴的当属张稳了。
毕竟他冒险用天价买下了《亮剑》,本就受了很大的争议。
好在《亮剑》确实很给力,甚至由于太过给力,把他自己都给吓着了。
如今《亮剑》创造了夏国近几年来的收视记录,不仅为蓝莓台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增加了许多忠实的观众。
这让张稳在台里算是好好出了一个风头,连带着他副tai长的地位都更加稳固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脑海中生出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打好和白穆的关系!
因为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过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