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交朋友
其实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好东西,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搜索东西特别东西也同样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而现在电影圈就有很多很多的演员或导演为了迎合观众而使用了各种恶俗的桥段。
因此这也确实意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真的无条件的迎合老百姓迎合观众的话。
艺术就将会失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将会失去自己存在的高洁性,因此保持艺术的独立性也是有相当必要的。
虽然说从古至今高雅艺术跟老百姓都是没有任何缘分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艺术才能保持自己的高雅,才能保持自己的纯洁。
如果所有的艺术都是下里巴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缺少了阳春白雪,而对这个世界来说下里巴人很重要,阳春白雪也很重要。
更加重要的是怎样才能,在这高雅或粗俗上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是的,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一个艺术真的在意味着迎合观众,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必然会丧失自己的高雅。
必然会丧失自己的主观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因素只能会沦落为粗俗,甚至沦落为恶俗。
因此艺术有必要保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尽量不要说其他东西的牵扯,这是很重要的。”
“但是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在高雅和粗俗上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因为阳春白雪很重要。
下里巴人也很重要,如果说一个艺术高雅纯净,但是却没有办法让普罗大众接受,却没有办法让普通的老百姓接受的话,那么这个艺术也确实没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了。
因为艺术这个东西的存在还是要让人进行欣赏的,如果说老百姓都没有办法接受的话,那么艺术还有什么存在必要呢?”
其实白穆现在所说的话,也正是白穆最近这些年在创作电影的时候一直秉持了原则,那就是在艺术和接地气方面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
因为他知道电影是一个艺术,他要追求的是自己的艺术,是一种较高的艺术层次,然而他又必须知道电影这个东西是有人看的。
他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艺术,他是必须要人欣赏的,而且欣赏的主体必须是观众,必须是老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他既要追求艺术层次,也要必须在表现手法上追求下里巴人,追求平易近人。
他必须要让这些艺术看起来有很高的层次,但是又能够让人看得很懂,他知道从古至今无论任何的艺术形式。
找到这样一个完美平衡点都很不容易,按照白穆的记忆来说的话,从古至今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完美平衡点的,好像只有大诗人白居易。
他能够把自己的诗用大白话说出来,而且能够让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够听明白他所写的诗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白居易的诗句就像是一些普通歌谣一样,空洞无味,而绝大多数时候白居易的诗句里面都充斥着各种家国情怀。
你可以从里面感受到白居易纵横天下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虽然将艺术的表现形式。贴近了生活,贴近了老百姓,但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自己艺术的本来面目。
“从古至今任何的艺术形式,几乎都很难做到高雅和平易近人这两个方面,在我的记忆之中,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完美平衡点的。
好像只有大诗人白居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这样介绍白居易的,他每当在写一句诗的时候。
都会把这件事念给他的邻居,一个根本就不识字的老妇人听,如果那个老妇人能够听懂的话,那么就说明他这诗句的创作是成功的。”
“其实回想起白居易的人生,回想起白居易的创作思想,难道跟我们的电影创作思路难道不应该是一样的吗?
我们电影是一个光影的艺术,也是在为了追求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但是我们更加清楚的是电影还是一个需要欣赏的艺术。
它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说我们的电影拍的多么,优秀都必须要有人欣赏,都必须要有人能够看得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几年在创作电影的时候,都一直寻求一种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平衡。
尽量让所有老百姓都可以在嬉笑怒骂中感受到我电影所表现的精神内核。”
白穆回想起自己这几年所创作的电影,创作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当他的电影创造出来,能够被老百姓所接受。
而且能够收获广大好评的时候,他的内心就知道无论多么辛苦,无论多么艰难,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跟金钱没有关系,跟票房也没有关系,这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己的兴奋,因为他的电影能够被很多很多人接受。
能够被很多很多人看懂,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电影有很多的神交,很多很多的朋友。
“其实我在创作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对票房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追求,因为我追求的是艺术。
而我一般在要求票房的时候,基本都是要求我的电影票房不亏本,能够让信任我的投资人能够赚钱就足够了。
他能够取到多少票房,其实我就不怎么关心了,我更加关心的是我这部电影能不能够让普通人看懂。
能不能够让普通人在我的电影世界里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自己的生活感悟。”
“你知道我很喜欢看我电影的评论,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看我电影,并且从我电影中感受到人生感悟的人。
都是我的朋友,我们都是通过电影进行灵魂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完全用金钱,或者说其他交流方式无法替代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拍电影就是在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