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情报头子回大清
咸丰皇帝说:“若是在京城与天津之间修一条铁路,在天津大兴洋务。”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时间,众臣大张着嘴不知如何说。
此法不仅不让咸丰皇帝涉险,还能让朝中官员学习洋务,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倭仁跳出来又要反对。
若战事再起,洋人可借铁路之利从天津旦夕可到京城。
转念间想到直隶新军又缩回队列之中。
洋人从海上来,能从天津直抵京城,岂不是说直隶新军是乌合之众、土鸡瓦狗,一条铁路都守不住?
今日阅兵,直隶新军刚向天下展示军威。
此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直隶新军守不住一条铁路,只怕自己会得罪整个直隶官场。
脊背冷汗直冒,差点干了一件蠢事。
咸丰皇帝看着彭蕴章,彭蕴章也看着咸丰皇帝。
彭蕴章张了张嘴,一声叹息:“皇上,老臣无异议。”
咸丰皇帝大喜,又看向其他朝臣。
众臣纷纷附议。
如此总算把五方会谈地点定下。
接下来,带多少人马,走水路还是陆路倒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很快就定下。
一个旅,走水路。
最后争论焦点出现在走漕运还是海运?
此次争论却有些奇怪。
户部要求走海运,理由是如今漕粮起运,若是走漕运势必会影响漕粮按时入仓。
军机处却要求走漕运,理由是海上风高浪急,绝不能让皇上涉险。
双方争论不休。
这时,肃顺拱手:“皇上,臣有一法可解此虑。”
咸丰皇帝大喜。
他倾向于走海运,可他的性格决定他没有乾纲独断的魄力。
朝堂上重大决定都是顺势而为,多方博弈的最佳结果。
如此,在施政时不会出现重大错误,但也难有突出建树。
“肃爱卿,快说。”
肃顺拱手:“禀皇上。”
“臣以为皇上可走漕运,新军可走海运。”
“互不干扰。”
一时间,众臣愣住。
对啊,分开走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一起走?
众臣皆笑,却带着尴尬。
咸丰皇帝心中一叹,或许这是最佳办法。
遂高声道:“传旨。”
“二月初十在上海县召开五方会谈。”
“直隶、闽浙、两广、两江、两湖各出三千兵马在上海共同演武。”
“会谈前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一切事宜,否则严惩不贷。”
“有司衙门快去准备吧!”
众臣躬身:“臣领旨。”
来回折腾一月之久的五方会谈终于定下。
福建台湾府。
在刘大进与张见阳收到朝廷定下五方会谈的情报时,庞解也来到台北。
二人对庞解的到来非常意外,心中不免有些猜测。
师部小会议室。
庞解笑道:“台北建的不错。”
“首长看到了肯定很开心。”
“你们这里有照相机吧?”
“回头借给我拍几张照片,我带回去给首长看看。”
刘大进笑道:“这等小事哪需要庞局长亲自动手。”
“下来我就安排人去办。”
“一定将整个台北拍下来给首长看看。”
庞解拱手:“那就有劳刘师长了。”
刘大进笑道:“庞局长何必见外。”
庞解点了点说:“刘师长,我瞧着码头上停着三艘军舰怎么挂着智利国旗?”
刘大进一叹:“庞局长,说来话长啊!”
“此前收到首长命令要求我们严查往来台湾的商船。”
“我们不敢怠慢立即着手行动。”
“可这军舰不够怎么办?”
“正好智利人来此兜售军舰,就想着将这三艘智利军舰买下用于盘查往来商船。”
“可这智利人狮子大开口,三条军舰竟然要十万两银子。”
“如此大一笔款项,东方兵器工业不敢擅作做主,只好请示首长。”
“就这样耽搁下来了。”
庞解问:“智利人没有丝毫让步?”
“我瞧着那些军舰挺新的,状况也不错。”
刘大进说:“听他们话中意思,也不是不能降,估计也不多。”
“这三艘军舰都是护卫舰,舰龄都在二十年左右。”
“每一艘军舰有主副炮五十多门。”
“新舰造价应该在五六万两银子。”
庞解点头,从箱子中拿出一张纸推到二人面前,说道:“事权从急,立即派人去谈,价格合适立马买下。”
“不能再拖了。”
二人一看,是江华亲笔签名的五十万两银子以下款项无需请示的授权书。
看到授权书,二人大喜。
喜过之后脸上也变得凝重起来。
刘大进低声问:“庞局长,南洋当真爆发瘟疫了?”
刹那间,庞解眼中寒光一闪,淡淡道:“刘师长,不该问的不要问,你只需要执行命令。”
刘大进一脸尴笑:“是是是,是我多嘴,是我多嘴。”
“还请庞局长不要动怒。”
庞解说:“立即电告厦门团练,电告两个总督叶名琛和闽浙总督王懿德。”
“怎么说,不用我教吧?”
刘大进笑道:“不用麻烦庞局长。”
“这种事只能是怀疑、猜测、听说、传言。”
庞解淡淡一笑起身往外走,刚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又说:“天黑之前,我希望那三艘军舰已经在海上,而不是港口。”
刘大进说道:“庞局长尽管放心。”
庞解离去。
见这个中央情报局头子离去,刘大进和张见阳长出一口气。
张见阳一脸苦笑:“我怎么感觉他的势头比首长还大。”
刘大进说:“整天阴沉着脸,不是琢磨这个就是琢磨那个,任谁见了心中先畏三分,自然感觉势头大。”
张见阳说:“你说这台北有多少情报局的人?”
刘大进摇头:“不知道,也不敢去打听。”
“情报局和军队就是首长的两条腿。”
“缺一不可,但互不干扰。”
“不说这个了,我们先解决智利军舰的事吧!”
“有首长的亲笔签名授权书事情就好办了。”
“由不得东方兵器工业那帮小子不掏钱。”
“哈哈哈······”
两个小时不到,东方兵器工业与智利舰队司令达成一致,以白银八万四千两的价格买下三艘军舰。
雇佣三艘军舰上的智利水兵三个月,并负责教授军舰上的中国水兵。
薪酬每月十两到三十两银子不等。
智利舰队司令拿到银子当天就带着一众高官登上美国商船回国了。
留下一批低级军官在此教学,雇期满之后带水兵回国。
1826年智利独立以后百废待兴,加之国内银矿开采急剧萎缩财政吃紧,不得不在全世界兜售各式武器装备贴补财政。
东方兵器工业能购买三艘军舰便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