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新军全军大比武
叶名琛从众亲信脸上一一扫过。
屈超群心中一动,起身拱手:“大人,或许可请教王总教官。”
叶名琛一喜:“还待何时,快去发报。”
屈超群快速跑出去。
不一会,他回来说道:“大人,已经给王总教官发报了。”
“只需静待佳音便可。”
叶名琛又叹:“王总教官有大才,可惜不愿为本督所用。”
柏贵笑道:“人各有志,大人无需介怀。”
“再说,王总教官虽不在大人帐下效力,却也能为大人出谋划策。”
叶名琛一笑:“柏大人言之有理。”
“如今有电报这等奇物,王总教官远在千里与在帐下又有何不同?”
“哈哈哈……”
“洋务乃强国利民之举,诸位大人定要不遗余力支持。”
众人起身:“是,大人。”
叶名琛说:“上海五方会谈是出兵南洋的关键一步,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败法兰西之日就是兵进南洋之时。”
“诸位大人可愿做我大清南洋开疆扩土第一人?”
众人满脸激动:“但凭大人差遣。”
叶名琛大笑:“好,好,好。”
“谁在南洋开疆扩土必定名垂青史。”
“哈哈哈……”
每当想到自己会在史书上留名,大清中兴第一名臣,大清南洋开疆扩土第一人,文有王佐之才,武有孙武之功这些历史定论就激动的睡不着。
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竟如此在意史书对自己的评价。
或许是从自己收复濠镜开始吧!
难怪古人会如此在意自己的名声。
一旦自己能青史留名就像着迷一样更想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供后人敬仰。
说到建功立业,自然就有升官发财。
一时间,总督府中气氛异常活跃。
几个领兵将领甚至拿出自己在婆罗洲的作战计划。
用多少兵,如何进攻,如何破城,用时多少,说起来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仿佛婆罗洲已是囊中之物。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通讯兵跑进来:“报告大人,厦门团练回电。”
叶名琛说:“念。”
通讯兵大声念道:“全军大比武,以旅为基准,胜者出。”
“比射击、跑步、拳脚、操典之。”
“报告大人,念完了。”
顿时,叶名琛大喜:“妙,实在太妙了。”
“全军大比武,胜者出。”
“上海演武,一切凭实力说话,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众将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眼中已有挑衅之意。
“大人,末将无异议。”
叶名琛大笑:“好,五日后,全军大比武,胜者出。”
“若是败落,别怪本督不讲情面,要怪就怪自己的兵技不如人,统兵无方。”
众人齐呼:“末将不敢。”
叶名琛说:“既如此,诸位将军就去准备吧!”
“本督会令参谋部制定详细比试章程,到时会发给诸位将军。”
众人齐呼:“谢大人。”
全军大比武的命令很快传下去,立即在全军掀起一股热潮,个个摩拳擦掌。
两广新军有一军三师九旅,加上一个武警师三个旅,合计十二个旅。
五日后,十二个旅最精锐的士兵齐聚广州大比武,一决胜负。
王懿德收到两广新军用全军大比武的法子遴选上海演武部队,眼中一亮立即命令参谋部制定详细比试章程,也定于五日后全军大比武。
一切凭实力说话,胜者出败者回,心服口服再无怨言。
刘大进接到两广全军大比武遴选上海演武部队的电报笑道:“只要开了这个头,往后再想厚此薄彼排除异己就难了。”
“一切凭实力说话才能打造一支长盛不衰的军队。”
张见阳说:“我是不信叶名琛他们能想出全军大比武这个法子。”
“肯定是我们的人想出来的。”
“而且这个人还听过首长上课。”
刘大进一笑:“这还用猜,除了王强还能有谁?”
“自从王强担任两广新军总教官,叶名琛一直将他视为座上宾,有事没事总会派人与他走动加深感情。”
“那人叫什么来着?”
张见阳说:“屈超群。”
刘大进笑道:“对,就是他。”
“平日始终保持这份感情,关键时候就派上用场。”
“一个全军大比武就解决两广、闽浙总督为之伤脑筋的难题。”
“与平时常走动何其划算。”
“以后再遇到这种为难之事,只要把全军大比武搬出来,数万士兵便无话可说。”
张见阳笑道:“军中强者为尊。”
“实力不济、技不如人,任谁也无话可说。”
二人在闲聊之际一阵脚步声匆匆而来。
一个通讯兵跑进来呈上一封电报:“师长、政委,广州急电。”
刘大进一惊,接过电报一看,只有短短七字,三合会开始行动。
他将电报递给张见阳,一声冷笑:“想不到三合会这么快就动手。”
“也不好好掂量下自己的斤两。”
“这些帮派只有自己利益,毫无家国大义。”
“难怪首长坚决要铲除他们。”
张见阳看了一眼电报,笑道:“两万英镑可不是小数目,以我俩现在的俸禄,也要三十年才能领够。”
“只怕这世间不动心者寥寥无几。”
“这事算起来也有十来天了。”
“三合会该打探的也打探了,该摸清的也摸清了。”
“是该动手了。”
“三合会动手也是我们出手的时候。”
刘大进点头:“你说的对。”
“电令利刃突击队务必确保包令性命安全。”
“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包令的性命。”
通讯兵敬礼:“是,师长。”
广州英国领事馆。
包令在仆人的伺候下正在享受从巴西运来的最上品圣多斯咖啡。
他已经收到两广新军要举行全军大比武的消息。
他对清廷越来越强大的武力感到担忧。
他也多次向总督文咸表达过自己的担忧。
可文咸并不重视。
文咸告诉他,两国贸易正在以两位数的百分比迅速增长,英国商人从中得到的利益远比用武力得到还多。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与清廷的外交关系。
尤其是福州铁路商行成立,福州至厦门铁路开工,英国拿到整条铁路八成的材料设备供应,这让文咸在英国声名鹤起,捞足政治资本。
若不是香港总督府被烧,香港所有银行和金店被洗劫给文咸带来污点,他是很乐意在今年结束任期回到伦敦与贵妃们分享自己在大清的丰功伟绩。
阴差阳错之间,包令成为中英博弈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