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是谁要刺杀包令

刘大进说:“如此说来,当真是英国人委托三合会打探盗窃案消息。”

庞解点头:“八九不离十。”

这时,通讯兵进来:“报告师长、政委。”

“香港来电,是一个混混出价五十英镑请三合会打探盗窃案消息。”

混混、五十英镑。

三人一脸不可置信。

听到这两个词,庞解以为自己分析错了,这英国人也太抠门了,五十英镑就让三合会打探盗窃案的消息。

难道真是混混想黑吃黑?

可混混有什么实力敢黑吃黑,事情肯定不是这样的?

庞解立即开动脑袋细想,数秒之后心中一动,瞬间明悟。

遂笑道:“我知道怎么回事了?”

刘大进问:“老庞,怎么回事?”

庞解说:“英国人出高价找到中国人,中国人自己截留一部分又找到另外的中国人。”

“如此层层下去,到三合会手上就只剩五十英镑。”

二人一愣,突然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刘大进突然说:“五十英镑与两万英镑是否同出一人之手?”

“打探盗窃案消息五十英镑。”

“刺杀包令两万英镑。”

“打探消息实际上远不止五十英镑,而是被中间商赚走了。”

“老庞,你有什么想法?”

庞解说:“刺杀包令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肯定是雇主与三合会直接谈。”

“价格便是两万英镑。”

“而打探盗窃案消息这种事又不是什么秘密,直接安排人去办就行。”

“所以被吃了差价。”

“打探盗窃案消息是英国人,关键是谁会出两万英镑买包令的人头?”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近六万两银子的巨款。”

“老刘、老张,你们觉得会是中国人吗?”

二人对视一眼。

刘大进说:“我们查了很久也没有线索。”

“包令除了与朝廷有些不愉快,似乎也没得罪什么人。”

“一个中国人要有多大仇恨才会出这么大一笔巨款雇凶去刺杀一个英国领事。”

“如果真有这种仇恨应该早有耳闻。”

“他们为什么要找英国人治下的三合会,而不是福建红钱会、四川袍哥、江淮白莲教这些离此比较远的帮派?”

“要知道刺杀英国领事如此大的事朝廷肯定会追查到底。”

“一旦查到便是诛九族大罪。”

“没有哪个人有这么蠢吧?”

庞解又说:“朝廷会买包令的人头吗?”

刘大进摇头:“刺杀领事,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厉害,干出这等蠢事。”

“再说了,朝廷真要刺杀包令,还需要出钱雇凶吗?”

“皇宫大内高手如云,随便派几人来就能杀掉包令。”

庞解笑道:“如此说来就是英国人出钱买凶杀人。”

顿时,二人大惊失色。

他们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英国人会出钱买凶刺杀自己人。

庞解一笑:“包令死了,谁获利最大,谁就最有嫌疑?”

“刺杀包令无外乎名和利。”

“包令有钱吗?”

刘大进摇头:“据查探,包令在银行存款也就千余英镑。”

“只能算略有钱财。”

庞解点头:“就算包令死了,刺杀之人也得不到他的钱财。”

“除非是至亲。”

“可至亲会为千余英镑出价两万英镑买凶刺杀自己的至亲吗?”

二人摇头,世间有这么愚蠢的至亲吗?

包令又说:“排除利就是名。”

“包令的名就是他的广州领事职务。”

“为了一个广州领事职务出价两万英镑买凶刺杀他,是否划算?”

刘大进摇头:“以俸禄算的话一点也不划算。”

“广州领事年俸不过八百英镑。”

“五年一个任期,合计才四千英镑。”

“连本钱都不够。”

庞解问:“广州领事有没有其他油水?”

刘大进说:“包令还有一个职务是驻华商务监督,就是不知道这个职务有多少油水?”

张见阳笑道:“有没有油水一问广州铁路商行便知?”

“他们经常与英国人打交道,多少知道一些内幕。”

刘大进立即喊来通讯员询问广州铁路商行。

庞解问:“包令除了这两个职务之外还有其他生意上、仕途上的事吗?”

二人摇头。

这时,张见阳突然说道:“我想起一件事。”

二人异口同声的问:“什么事?”

张见阳说:“据可靠情报,包令将在六月份接任文咸成为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驻港英军陆军司令、海军中将及对华全权商务代表。”

以庞解敏锐的情报分析能力,他立即将时间、职务、文咸与英国目前的局势、中英局势、国际局势联系起来。

得出了一个自己都感到震惊的结论。

他一脸冷笑:“或许我知道答案了。”

“就等广州铁路商行的电报过来验证。”

二人异常好奇:“老庞,可否先说说是什么答案?”

庞解笑问:“谁最不想包令接替自己的职务?”

顿时,二人瞪大眼睛。

总督买凶刺杀领事,这也太疯狂了吧!

刘大进说:“即便包令死了,英国还可以派人来接替文咸的总督职务。”

庞解笑道:“如果加上英国目前的局势了?”

“还有中英局势、国际局势,最重要的是按行程来算,六月份正是中国与法国大战之时。”

“要知道包令身死对中英关系影响将是巨大的,稍有不慎便会爆发两国冲突。”

“在如此紧要关头、复杂局势之下,如果包令身死,英国政府会派一个不了解当前中国局势的人过来接替文咸总督吗?”

二人对望,轻轻摇头。

不过刘大进还是有些不解:“文咸总督任期内在中英贸易上取得巨大进步,远超此前两任总督。”

“按理说他现在正是功成身退的最佳时机。”

“可他为何要刺杀包令?”

庞解一叹:“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这其中必有外人不知道的隐情。”

“若是首长在此肯定能猜出其中缘由。”

这时,通讯兵进来:“报告,广州铁路商行回电。”

刘大进说:“念。”

通讯兵大声念道:“包令每年收受贿赂不足一千英镑。”

庞解笑道:“如此可排除有人觊觎广州领事职位这个动机。”

“所以,文咸总督的嫌疑最大。”

“也只有他能轻松拿出两万英镑。”

三人沉默不语。

突然,张见阳说:“会不会与盗窃案有关?”

盗窃案?

庞解拧眉思索,因为盗窃案,文咸总督就买凶刺杀包令。

盗窃案与包令毫无关系,为什么要刺杀他?

刺杀包令究竟是什么目的?

以三人对英国官场政治的了解,自然想不明白其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