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猖狂的贸易
两仪殿内,李恪刚上完早朝,正在殿内处理政务。
“圣人,这是这个月四大都护府商人的贸易清单。”大伴将一本册子放在李恪的案头前。
李恪拿起册子慢慢翻看,琉璃,骆驼,战马,精钢锭,铁锭,毛毯,奴隶……
“奴隶?”李恪看到这个又挑了挑眉,翻到奴隶后面的页子:女奴四百名,男奴一千二百名。
“奴隶贸易的人数又增加了啊。”李恪合上册子,叹息一声。
身为后世人,他还是有些反感奴隶这个词,因为它实在不是什么好词。
李恪在执政第一年,在消灭那些世家大族的时候,就已经下方了废奴令。
废止那些大家族蓄养唐人为奴,为此还实行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一经发现蓄奴,不管是一名还是多名,直接罚没一半家产。
这是一项很严酷的发令,因为唐时大家族,谁不会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奴仆?
这些都是大家族的身份的象征。
可是大唐圣人禁奴令下了之后怎么办呢?
内供不足,就只能看外部条件了。
刚好,李恪登基第一年,灭了世家大族之后,紧接着西域百国就开始跳反了,于是李恪就全抓了他们,由于不是全歼,所以就抓了许许多多的俘虏,然后这些俘虏就被紧随其后的大唐商户给买走了。
买的最多的还是李恪自己家的商户。
于是大唐内部就多了许多西域奴隶,当然了,这些奴隶进入大唐内部,是要经过安检的,那就是宫刑。
男子全部宫刑,然后才可以进入大唐境内。
之后随着唐军越过了葱岭,大唐的商户跟不上距离,于是这种奴隶贩卖就被色目人接手了。
可以说,李恪征战的那一年半,就是大唐奴隶市场最繁荣的一年半,各种各样的的努力,足足就进入了五十万之多。
之后随着李恪大胜归来,使得丝绸之路上没有大规模的战乱,所以贸易盛行,奴隶贸易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还仅仅只是泰西四大都护府的奴隶贸易,除了这之外,还有安东,单于都护府奴隶贸易,主要抓的是一些肃慎人,安南都护府、吐蕃都督府奴隶贸易,主要抓的是雨林人。
按照唐律,唐人不可为奴籍,只能为雇佣,这起初也绝了那些大户人家蓄奴的意识。
可是日子过着过着,这些习惯那些言听计从的大户们,心里就不是滋味了,以前是言听计从,打死人之后官府也仅仅只是让赔偿钱财,
这点钱对大户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可是现在不行了,雇佣来的唐人也是有户籍的正常人,杀人偿命,而且还动不动就流放,或者罚没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家产。
已经有不少大户被罚的倾家荡产,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有奴隶好啊。
于是这些个大户就开始四处下眼,既然唐人不能为奴,那就找那些域外的人呗,那些域外人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唐律也没有对这些域外人奴隶有什么保障措施,所以大唐内部对于奴隶的需求是空前高涨。
这为此,官府也进行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就是些奴隶们进入唐境为奴,男的必需要骟掉,否则一名罚铜二百贯。
要知道这些奴隶,一个才一贯钱而已,相当于后世的七千块。
这么便宜的奴隶,自然是越多越好,于是就有了迅速庞大的贩卖市场。
像泰西这么远的,一走就是一年,来回两年,每月都有一万人左右,一年下来就是十万出头,那安东与单于都护府,离的这么近,每月过来的人口,
都是几万几万的抓,一年的时间,据说现在的捕奴团最远都到了黑水流域,还有就是瀛洲三岛那些人,他们是以自由劳工的名义,在当地被地方势力以及商旅哄骗,一船船的往大唐运,
安南的雨林也是这样,一船船的运,此外还有南洋诸岛。他们或是向地方部落酋长用丝绸铁器等东西购买战俘以及部落女人,或是直接发动战争,劫掠整个部落。
由于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强大,再加上当地节度使被商旅的金钱攻势给击倒,由唐军帮忙捕奴,那简直就是一抓一窝,一个月能灭好几个部落的人。
那些节度使也因为军政自由等原因,并没有触犯军律,所以李恪对此也毫无办法。
这些捕奴团队,就像蝗虫过境一样,不断的啃食着域外的那些部落,然后再把他们弄回大唐,疯狂的弄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