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随着食通天灶的普及,各地的美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京城的街道上,既能看到卖西域烤馕的摊位,也能找到售卖江南糯米糕的小店。不同地域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各地美食,欢声笑语不断。】

【一位从广东来的商人,在尝过北方的烤羊肉后,灵感迸发。他回到家乡,将食通天灶与广东的煲汤文化相结合,发明了“蒸汽煲汤灶”。用此灶煲出的汤,味道浓郁,营养丰富,很快就在当地流行开来。】

【在这场美食革命中,食通天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更重塑了大明的经济格局。】

【原本依赖传统农业的村庄,纷纷建立起食品加工厂。用食通天灶制作的糕点、腌菜、肉干等加工食品,通过发达的商路,运往全国各地。】

【朝廷的税收也因此大幅增加。户部尚书在奏折中兴奋地写道:“自食通天灶推广以来,工商税赋增长三成有余,国库日渐充盈!”】

【朱由检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他深知,这场从厨房开始的变革,正让大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等待着被发掘。】

【随着食通天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场跨越阶层与地域的“美食文化运动”在大明帝国蓬勃兴起。】

【在南京国子监,一群学子围坐在食堂的食通天灶旁,展开了别开生面的辩论。“此灶虽能做出美味,却让学子耽于口腹之欲,恐非治学之道!”主张程朱理学的张生眉头紧皱,振振有词。来自扬州的富商子弟王生却晃着手中刚烤好的桂花糕反驳:“夫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善用巧技提升饮食之美,何尝不是格物致知?”争论声中,香气四溢的糕点引得众人食指大动,连平日严肃的教习也忍不住尝了一口,点头赞叹。】

【紫禁城的御书房内,朱由检正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各地送来的奏章。山东巡抚奏报:“本地百姓用食通天灶烤制的梨干,止咳润肺,已成为商贾争相采购的养生佳品。”云南土司进贡了用此灶熏制的特色腊肉,还附信请求朝廷帮忙推广。更让他惊喜的是,工部呈上了“食通天灶20版”设计图——新灶台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既能拆分运输,又能根据需求组合功能。】

【“传旨,重赏发明者!”朱由检拍案而起,眼中满是兴奋,“再命工部与礼部联合举办‘天下美食节’,让百姓们把用食通天灶做出的绝活都亮出来!”】

【数月后,首届天下美食节在京城隆重开幕。正阳门外,百余个特制的食通天灶一字排开,宛如一条钢铁长龙。各地参赛选手摩拳擦掌:江南厨子展示着用蒸屉分层制作的“宝塔宴”,底层是鲜嫩的鲈鱼,中层是翡翠般的青菜,顶层则是小巧玲珑的蟹黄汤包;蒙古骑手架起烤炉,将整只羊放入其中,旋转烤制出金黄油亮的烤全羊;就连素来保守的徽州老学究,也带来了用改良灶文火慢炖的“朱子家宴”,每道菜都暗合儒家典故。】

【“陛下驾到——”随着高呼,朱由检身着常服混入人群。他驻足在一个小摊前,摊主是个满脸雀斑的小姑娘,正用迷你版食通天灶烤制红薯片。“客官尝尝!又香又脆!”小姑娘递过一片,朱由检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中带着蜜糖般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