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第884章
珀菲科特的亲笔信由一艘小型高速浮空艇送回了北境,并递交到了内阁。
这是来自帝国摄政的直接命令,无人敢有丝毫怠慢。
内阁首相威灵顿在得知消息后,立即下令召集全体内阁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同时派遣宫廷侍从将信件副本呈递给女皇陛下。
女皇的回复很快传回:“珀菲科特卿的提议关乎帝国未来,内阁需即刻审议,务必全力配合。”
内阁会议厅内,长桌两侧坐满了帝国最有权势的大臣们。
内阁首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工业大臣……还有列席会议的炼金术士协会代表,整个维克托亚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们齐聚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桌面上摊开的那封信上。
“三百名熟练工匠,两千名志愿移民,还有新的传教团……”财政大臣的指尖重重敲在信纸上,声音里带着压抑的不满:“诸位,这不仅仅是‘开支’的问题——这是要掏空帝国未来三年的储备!
他们在被派往旧世界之后,帝国仍旧需要持续性的进行投入才能执行摄政大人的计划!
而且工匠和移民的调动会直接影响北境本土的生产力,更别提浮空舰队的运输成本和旧世界的基建投入!”
虽然珀菲科特提出的要求比他们之前预想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要小得多,但调动这么多人力,并且还要将他们输送到旧世界,这笔开支依旧不小,对于财政部来说拿出它来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工业大臣立刻反驳:“财政部的顾虑可以理解,但您是否忽略了旧世界的潜在价值?那些重新建立的城市,接受帝国恩惠的国家……
这些都将成为帝国统治世界的基础!珀菲科特大人要的不是慈善,而是一项战略投资!”
“战略投资?”财政大臣冷笑一声,“工业阁下莫非忘了,上一次对旧世界的‘投资’是什么结果?而现在,您打算让两千名平民去填同一个坑?”
陆军大臣猛地拍桌站起,军装上的勋章叮当作响:“注意您的言辞!财政大臣阁下!珀菲科特大人已在七丘之城部署了弑神装甲和蒸汽骑士团!
传教士团的报告明确显示,当地幸存者对旧神的仇恨远高于恐惧!这正是我们扎根的最佳时机!”
军部始终支持珀菲科特,不仅仅是因为布兰德利斯家族是军部出身,有着一份浓厚的香火情,更因为这和军部的利益息息相关。
“仇恨?”内政大臣幽幽插话,“仇恨可挡不住零下四十度的寒风!据我所知,七丘之城的幸存者已退化到穴居状态,连基本的社会结构都已崩溃。
两千移民扔进去,恐怕第一年就会因疾病和内斗减员三成——到时候谁来承担舆论压力?女皇陛下的声誉又当如何?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天知道我们到底要往旧世界输送多少东西、多少人!有这个资源我们还不如重建朗顿和帝国本土!”
外交大臣此时发言道:“珀菲科特大人提到的‘文明火种’计划,这其实早有预案。而且末日降临前,帝国就曾与旧世界的诸多国家进行过技术交换,如今正是再度对这些国家雪中送炭的时候。”
“可问题是,我们如何说服民众自愿前往旧世界?”内政大臣显得有些忧心忡忡:“那里是末日寒冬摧残的废墟,寒风肆虐,邪神信徒横行……谁会愿意拖家带口去那种地方?”
炼金术士协会代表突然轻笑一声,将一份数据投影到桌面中央的全息地图上:“容我提醒诸位,根据能量塔的实测数据,七丘之城地下城的温度已稳定在零上五度,甚至比北境的某些聚居点更宜居。
至于社会结构……只要有足够的物资和武力威慑,人类重建秩序的速度远超您的想象。”
炼金术士协会受到桑德里永这位前代会长的影响,以及珀菲科特本身就是当世最杰出炼金术士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视作是这位帝国摄政的传声筒和基本盘。
外交大臣趁机切入:“更重要的是政治收益!弗朗斯流亡政府今晨刚通过秘密渠道联系我们,愿意用‘白珍珠港’的星陨合金冶炼技术换取移民名额。如果错过这个机会——”
“——星陨合金?!”海军大臣第一次开口,眼中精光暴涨:“您确定是能锻造弑神武装的那种合金?”
“千真万确。”外交大臣微笑:“所以这根本不是开支问题,而是优先级问题——我们究竟要守着北境的粮仓苟活,还是抓住重启人类文明的机会,让帝国真正意义上统治整个世界?”
会议厅内短暂地安静了一瞬。
“这确实……很有吸引力。”财政大臣脸色终于变了,他缓缓点头:“但我们需要确保物资供应跟得上。”
“浮空城模块已经先行一步,传教士们也在当地建立了初步据点。”内政大臣看了一眼手上的报告:“只要第一批移民顺利扎根,后续的推进就会容易许多。”
——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内阁最终达成一致:全力支持珀菲科特的计划,并即刻调集资源执行。
内政部照会了北境领主府,将会在北境各城镇张贴告示,宣传志愿移民的优厚条件,同时炼金术士协会和工业部联合筛选技术人才,确保派出的工匠能胜任旧世界的重建工作。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开始在北境各大仓库开始清点库存,优先向旧世界输送建筑工具、炼金材料、医疗物资和耐寒作物种子。
而外交部也没有闲着,他们遴选了精干的外交人员组建混合使团,携带新神福音与帝国技术,前往旧世界仍存续的友好国家,向他们提供帮助。
会议结束后,内阁将决议整理成文,呈递至女皇案前。
女皇提笔批示:“准奏。另,以朕的名义向珀菲科特卿传讯——帝国将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愿新神之光早日照亮旧世界的寒冬。”
信使再次登上浮空艇,带着内阁的决议和女皇的亲笔信,穿越凛冽的寒风,向沙漠中的珀菲科特飞去。
北境的政治局势因珀菲科特的计划与内阁的决议再次掀起波澜。
在议会大厦内,三大党派就“文明火种“计划展开了激烈辩论。
所谓三大党派是在国民议会原有政治派系的基础上改组而来,其中一个党派就是由原本的工人联合会改组的工人党,目前因为卡莲在上一届内阁任期内作为副首相的成绩而风头正盛。
顺带一提,北境派现在也进行了改组,成立了新政党民主与自由党,简称民自党。
保守派和保皇派则联合起来,组建了名为保守党的党派,和这两个党派分庭抗礼。
三方都各自在国民议会占据了一定的席位,但整体来说依旧是民自党凭借着首相第一届任期内所取得的成绩占据着大多数席位,约占到总席位的四成左右。而保守党则势力稍弱,只有三成左右的席位。
工人党尽管在上一届任期内表现不错,也扩张了自己的影响力,但仍旧处于弱势,在国民议会只控制了两成左右的席位。
剩下一成左右的席位则是保持中立的非党派人士。
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工人党自然谋求更多的政治生态位,试图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摆脱自己身上民自党的影响,卡莲的独立参选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只是他们自己也清楚,虽然发动了足够多的工人去投票,但只控制两成议会席位的他们是很难将卡莲推上内阁首相的位置的。
所以这一届的选举,卡莲和工人党更多的是想要积累足够的经验,同时扩大影响力,从而在下一届选举中能够当选。
毕竟威灵顿首相实现了连任,他就只能再干一届,下一届不能参选了。
而威灵顿首相不参选,卡莲当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过现在,输掉了选举的她卸去了身上所有的政府公职,只是工人党领袖。
对于内阁形成的决议,三大党派的议员各有不同的看法,同时也在为各自的党派争取着利益。
民自党议员站在发言台上,银灰色的鬓角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诸位!这是延续帝国荣光的战略布局!旧世界的废墟中埋藏着复兴的火种!“
他的声音在议会大厅的穹顶下回荡,引来本党议员雷鸣般的掌声。
保守党代表立即起身反驳,手中的象牙手杖重重敲击地面:“将宝贵资源投入那片被诅咒的土地?这简直是拿北境的未来做赌注!“
他身后三十余名保守党议员齐声附和,形成声势浩大的反对声浪。
而工人党的代表则抓住机会,将议题引向“工人阶级在新殖民地的权益保障“,这也获得了大量工人党出身的议员的大力支持,甚至有一部分非党派议员也表示了支持。
三方讨论、争执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台,你来我往之间喧闹的声音甚至传到了外面的议会广场上,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关注。
卡莲站在工人党总部顶楼的办公室窗前,俯瞰着议会广场上聚集的民众。
现在的卡莲已经不再是内阁副首相,在年前举行的第二次首相大选上,她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与了竞选,没有再维持与威灵顿首相之间的合作。
这主要是出自如今已经改组为工人党的工人联合会的政治需要,他们需要一个比之前更鲜明的政治立场。
虽然他们也知道和威灵顿首相继续合作,继续联合参选对双方都有好处,但工人党还是觉得他们应该更鲜明的代表自身的阶级利益和立场,应当以纯粹的工人阶级身份来赢得大选,而不是依靠威灵顿首相所代表的北境派。
作为工人党领袖,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能在议会争取更多话语权,更能为五年后的大选布局。
“领袖,最新民调显示,67%的工人支持参与旧世界重建。“秘书递上一份文件,“但他们更关心移民的薪资待遇和安全保障。“
卡莲接过文件,嘴角浮现一抹了然的笑意。这正是她等待的突破口。转身走向办公桌时,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通知宣传部门,明天起在全境工人社区举办巡回演讲,主题就定作'新大陆,新机遇'。“
而在布置完任务之后,她便离开了工人党总部,驱车前往了北境领主府。
当卡莲来到领主府时,冬日的阳光为古老的石墙镀上一层金边。老管家福斯特像往常一样恭敬有礼,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这位前副首相最近造访得未免太频繁了些。
“很遗憾,小姐近期没有私人信件传回。“福斯特的回答与上周如出一辙。
“那么我有一封信要寄送给摄政大人!”卡莲优雅地颔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厚重的信件。
将手中信封递出时,卡莲指尖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信封里除了例行公事的问候,还夹着一张工人党最新拟定的《殖民地劳工保护条例》草案。
这是她精心设计的政治筹码——若珀菲科特采纳这些条款,工人党就能名正言顺地介入计划实施。
当然,如果珀菲科特用特殊的方式阅读这份草案,就能够解密出另一份她写给珀菲科特的私人信件。
离开领主府时,卡莲的马车与财政大臣的座驾擦肩而过。
透过车窗,她看见对方正焦躁地翻看一叠文件,想必是在为预算分配头疼。
这个发现让她心情愉悦地靠回丝绒座椅——内阁的困境正是工人党的机会。
当晚的党内会议上,卡莲站在巨幅旧世界地图前,用指挥棒轻点七丘之城的位置:“我们要争取至少三个殖民地的劳工代表席位。“她的声音在烛光中格外清晰。
窗外,北境的初雪悄然飘落。而在卡莲精心绘制的政治蓝图上,工人党的旗帜正插向一片片等待开垦的冻土。五年后的首相之位,或许就取决于今日在旧世界播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