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公子世无双!信陵君窃符救赵!

新的天幕在战国时代地图的缓缓展开中,开始讲述:

【如果问汉高祖刘邦最崇拜的偶像是谁,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是一扫六合,让刘邦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秦始皇。】

【也不是打爆秦军的无双霸王项羽。】

【甚至不是他的任何一位谋臣武将。】

【而是比他早生近百年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信陵君魏无忌。】

【刘邦年轻时曾是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但惟独对信陵君的事迹痴迷不已。】

【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每次经过大梁时,都要亲自祭祀信陵君。】

【甚至专门安排五户人家世代守墓。】

【一个开国皇帝,为何会对一个前朝贵族如此念念不忘?】

【信陵君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刘邦这样的传奇帝王都成为他的“死忠粉”?】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战国顶级贵公子的传奇人生。】

……

天幕外。

汉初。

刘邦看到天幕开始讲述信陵君的故事,也是从一开始的放松的斜躺着,转而认真的坐了起来。

同时带着回忆之色说道:

“信陵君,的确是了不得的人物。”

“朕当初年少时,听说了信陵君的故事,就颇为之而神往。”

“而他的一些为人处事的哲学,也的确影响着朕。”

“当年朕穿街过巷搜罗豪杰时,也是学的信陵君的皮毛。”

“看到天幕讲述信陵君,朕很欣慰,也很期待。”

一边说着,刘邦也认真地观看着天幕。

打算看看后世是如何评价和讨论信陵君的。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生活在战国末期。】

【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大争之世。】

【七雄并立,百家争鸣,英雄辈出。】

【而魏无忌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手腕,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他出身魏国宗室,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标准的“王二代”。】

【但与其他纨绔贵族不同。】

【魏无忌从小就对天下大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深知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光靠血统远远不够,必须广纳贤才、培植势力。】

【于是,他开始了当时顶级贵族十分热衷的人才招募计划。】

【也就是养士。】

【魏无忌的“养士”可不是简单的收买门客。】

【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在历史上都是罕有的。】

【据《史记》记载,他听说大梁城东门有个看门老头叫侯嬴,已经七十多岁,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

【于是立刻备下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为了表示诚意,他特意在府中大摆宴席,空出最尊贵的左边席位,然后亲自驾车去接侯嬴。】

【侯嬴为了试探他的诚意,故意穿着破旧衣服上车。】

【还要求绕道去肉铺和朋友朱亥闲聊,让魏无忌在闹市中干等。】

【随从们都气得脸色铁青,魏无忌却始终面带微笑,手执缰绳恭敬等候。】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但正是这种“三顾茅庐”式的诚意,让侯嬴彻底折服,后来成为他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礼贤下士的作风,很快让信陵君名扬列国。】

【各国有才能但不得志的人纷纷来投,他的门客一度达到三千多人,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魏无忌的人才库极具多样性。】

【既有侯嬴这样的战略家。】

【也有朱亥这样的,能举起千斤闸门的猛男力士。】

【甚至还有鸡鸣狗盗之徒。】

【这种兼容并包的人才观,在讲究出身门第的战国时代堪称革命性的突破。】

【后来的刘邦显然学到了这一招,他的创业团队同样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天幕外。汉末。

刘备看到信陵君求贤若渴的故事,也是深有同感的说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能够制定正确战略方针的谋士,更是万里寻一。”

“信陵君他当时的身份,如此的尊贵,声望如此之高。”

“却依然能礼贤下士,获得了无数人才的效忠。”

“这一点,是我刘备一直以来所学习。”

“在以后也要继续学习的。”

“想我刘备的条件,远远没有当年战国的信陵君那样好。”

“然而始终有一群能人异士,愿意追随我进行复兴汉室的伟业。”

“如果不是求贤若渴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充分的尊重,尽力的给他们发挥的舞台。”

“那之前一段时间,我被那曹贼追的四处奔逃,溃不成军的时候。”

“队伍早就散了。”

“也就没有如今我在荆州有一席之地,并且整个队伍仍在蓬勃发展的现在了。”

【但魏无忌之所以能青史留名,绝不仅仅靠养士。】

【毕竟以魏无忌的身份地位。】

【再加上态度、性格好一些。】

【养士绝不算难。】

【魏无忌的贤名也传遍了各国,其他诸侯国因为忌惮魏无忌的才能,十多年都不敢对魏国发动战争。】

【可以说,魏无忌此时就是魏国的守护神。】

【护着已然衰落的魏国安稳。】

【然而,魏无忌与魏安釐王之间的关系却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魏无忌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当属“窃符救赵”这场国际大戏。】

【公元前257年,在秦昭襄王派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的平原君夫人是魏无忌的姐姐,她连续派使者向魏国求救。】

【魏安釐王虽然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往救援,但在秦国的威胁下,又命令晋鄙将军队驻扎在邺地,采取观望态度。】

【眼看赵国快顶不住了。】

【在这关键时刻,侯嬴为魏无忌献上了一条妙计——窃符救赵。】

【原来,魏国调动军队需要虎符,而虎符一半在魏安釐王手中,另一半在晋鄙那里。】

【但这一招风险极大。】

【眼看邯郸即将城破,魏无忌决定铤而走险。】

【他联络魏王宠妃如姬。】

【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是魏无忌的门客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之前就哭着对魏无忌说过,愿意舍弃一切报恩。】

【果然,如姬答应冒险窃符。】

【窃符成功后,魏无忌带着门客朱亥前往晋鄙军中。】

【当晋鄙怀疑兵符真实性时,朱亥当场用四十斤重的铁椎将其击杀。】

【魏无忌随即接管军队。】

【从十万大军中,去掉老弱病残,精选八万精兵奔赴邯郸。】

【与此同时,赵国平原君手下门客毛遂,成功说服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十万援军也抵达现场。】

【战国四公子之三齐聚于此。】

【魏楚援军从外发起进攻。】

【平原君三千敢死队突围。】

【内外夹击下,秦军大败,邯郸之围得以解除。】

【对于魏无忌来说,这一精彩的权谋+战争,堪称战国版的不可能的任务。】

【魏无忌以个人魅力主导了一场跨国军事行动,不仅挽救了赵国,也有力遏制了秦国的扩张势头。】

【而在解除邯郸之围后,秦昭襄王急令白起救场。】

【但白起对秦王之前不听自己的战略心怀怨气,加上知道赵魏楚联军同仇敌忾士气正盛不可抵挡。】

【所以托病不出,导致秦王大怒,最终被赐死。】

【从窃符救赵到白起之死。】

【宣告了在秦昭襄王手下一度达到了巅峰的秦国,开始进入一段持续的低迷蛰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