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四君子魏无忌独一档?刘邦:君主岂

天幕播放着电视剧里,信陵君慷慨激昂的画面。

弹幕也纷纷的飞出。

《够义气!这信陵君!》

《窃符救赵这事,是真有先秦时期的侠客精神。》

《不惜一切代价火速救赵,这决策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当时六国战略眼光极差,信陵君战略眼光好得像个异类。》

《四公子里独一档的存在。》

《一己之力,拉高了四公子其他三个人的高度。》

《其他三公子都是xx君列传,而信陵君在史记里叫魏公子列传,太史公的偏爱可见一斑。》

《可以说是为了信陵君这碟醋,包的四君子这个饺子。》

《没有信陵君的话,大概不会有四公子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德才兼备信陵君,有才无德孟尝君;有德无才平原君,无才无德春申君。》

《信陵君不死,秦不敢东出。》

《昭襄王:只要白起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白起:我的连胜记录不能被断。》

《信陵君是一个大帅比,人品好还能力强,比其他几个公子强多了。》

《孟尝君其实能力也很强,就是个人品德一般,不然可以和信陵君双娇。》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可惜晋鄙,魏国后期的顶梁柱名将了。》

《所以后面信陵君也哭了,但不杀晋鄙军队动不了,没有办法只有杀了。》

《顶级权斗现场,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迟疑就是原罪。》

《也别忘记了窃符的如姬,那个时候的一介女子,却有如此的觉悟和大义思想。》

在天幕外。

秦朝。

嬴政看到这里,面色自然是不算太好看。

毕竟在这段天幕里,自己的大秦又成为了给他人做背景板的反派。

不过在面色不太好看的同时,嬴政也是充分认可信陵君的能力和功绩。

嬴政带着自信的气质,缓缓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信陵君基本上就是大秦一统天下道路上的最后一座大山了。

“特别是他率领五国合纵的那一次。”

“上党野王被迫还给韩国,河东地区尽归魏国,太原还给了赵国。”

“当年昭襄王辛苦一生,从三晋所夺得的土地,几乎丢光。”

“要不是我大秦的底子实在是扎实。”

“否则的话,真就是辛辛苦苦几代人,一朝回到百年前。”

嬴政又笑了笑。

“不过信陵君能力虽强,品德也的确过人。”

“但是终究是为庸主所效力。”

“最终被轻易的离间,郁郁不得志而终。”

“这其实也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呵呵。”

“毕竟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求。”

“贤能的臣子好找,但贤明的君主嘛……只有我大秦才能够保证一直拥有。”

“若是信陵君能在朕手下效力,倒是必然能够得到发挥的舞台。”

在嬴政的自信目光中。

天幕继续播放。

【“窃符救赵”这一壮举,让信陵君魏无忌的声名达到了顶峰。】

【但他也因此得罪了魏安釐王。】

【魏无忌知道盗符杀将是大罪,索性让魏国将领带着军队回国,自己则留在赵国。】

【这一留就是十年。】

【在赵国,魏无忌同样广交贤士,他听闻赵国有两位隐士毛公和薛公,便亲自前去拜访。】

【毛公藏身于赌坊,薛公隐居在酒肆,魏无忌丝毫不在意他们的身份,多次前往与他们结交。】

【这让平原君赵胜都感到不解和嘲笑。】

【但魏无忌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真正的贤才不应以身份地位来衡量。】

【事实证明,魏无忌的眼光没错。】

【毛公和薛公后来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画策,帮他化解了危机。】【不过魏无忌在赵国的日子看似潇洒,实则暗藏玄机。】

【因为他深知自己功高震主,与其回国引发兄弟猜忌,不如在外“自我流放”。】

【在赵国待了十几年后,秦国趁魏无忌不在国内,对魏国发动了猛烈进攻。】

【魏安釐王在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前往赵国,请魏无忌回国救援。】

【魏无忌起初因与魏安釐王之间的矛盾,不愿回国。】

【直到毛公、薛公点醒他:“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意思是你的价值根本在于背后的魏国。】

【如果祖国灭亡,你在外国就是个无根浮萍。】

【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说下,魏无忌意识到魏国的安危关系着天下局势,也关乎自己的命运。】

【魏无忌幡然醒悟,立即回国,被任命为上将军。】

【但魏军只有十万,不是强秦的对手。】

【好在赵国回报当年的支援,见是魏无忌领兵,第一个响应,派出大军支援魏国。】

【随后韩、楚、燕各国听说魏无忌担任主帅,也纷纷派兵支援。】

【无需魏国官方出面,就凭魏无忌的面子,天下诸侯大军云集。】

【魏无忌任主帅,指挥五国合纵大军四十余万攻秦。】

【秦国派出倾国之兵三十余万。】

【结果连战连败,魏无忌指挥联军灭秦军十五万。】

【一度打到函谷关下,逼得秦军闭关不出。】

【这是战国末期最后一次成功的合纵行动,魏无忌也因此达到人生巅峰。】

【魏无忌的威名再次响彻天下,各国诸侯都对他敬佩不已。】

【然而,正是这样的辉煌,埋下了他悲剧的种子。】

【功高震主的魏无忌,再次引起了魏安釐王的猜忌。】

【秦国见无法在军事上击败魏无忌,便使用反间计,派人到魏国散布谣言。】

【还代表大秦恭贺魏无忌登基。】

【以此离间魏无忌与魏安釐王的关系。】

【魏安釐王本就对魏无忌心存忌惮,听到谣言后,更是信以为真,收回了魏无忌的兵权。】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公子,最终在酒色中郁郁而终。】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死后仅十八年,魏国就被秦国灭亡。】

……

天幕外,汉初。

刘邦看到这里,看到天幕上讲述信陵君最后的结局。

配合天幕上那信陵君落魄的神情,心里也蛮不是滋味的。

作为信陵君粉丝的刘邦,自然知道信陵君最后的结局。

但是尽管知道,可从天幕上看到画面和演员的演出。

还是让刘邦心里有些感慨万千。

然后,刘邦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说道:

“这魏王真是昏聩无比!”

“可以说,像信陵君这样本身有才有德,并且能够调动魏国之外其他诸侯资源的一世之人杰,是上苍赐予魏国最后的守护神。”

结果,这样的守护神,魏国却不懂得珍惜。

把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最能抵抗强敌的名将给雪藏。

导致其郁郁不得志而终。

魏国也错过了秦国最后的蛰伏期。

有这样的人当君主,连容人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能管好一个国家呢?

这一段话是刘邦发自内心的感受。

但是,忽然间,刘邦就愣住了。

他看了看镜中自己衰老的面容。

又想起了自己那些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同样也是满头白发、步入人生后期的老兄弟们。

看着天幕上的信陵君魏无忌。

刘邦忽然想起了,同样是自己手下最得力干将的韩信。

而韩信才三十多岁啊!

刘邦内心忽然如坠冰窖,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冲动。

却又强忍住这股冲动,恢复了寻常放松的表情。

继续看着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