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门客体系,帝王所不能容!
天幕也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继续讲述着。
【不过,魏无忌虽然没能挽救自己的国家,他的精神却在另一个草根英雄身上得到了延续。】
【当刘邦还是沛县小混混时,就梦想着能像信陵君那样招揽天下英才。】
【当他率军攻入咸阳时,采用的正是魏无忌联合诸侯的策略。】
【甚至在他晚年时,还在遗憾自己“恨不能与信陵君同时”。】
【这种跨越时空的偶像崇拜,或许就是对信陵君传奇一生的最高致敬。】
【魏无忌的晚年虽然郁郁而终。】
【但他的政治遗产却像一粒火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后来者拾起、传承。】
【与战国四公子中的其他三位——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相比。】
【魏无忌有一个根本区别。】
【他的一切行动,始终以国家存亡而非个人权势为核心。】
【孟尝君养士是为了巩固自身地位,甚至不惜联合外敌攻打母国。】
【平原君的门客多是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
【春申君最终卷入楚国宫闱政变而惨死。】
【惟独魏无忌,从窃符救赵到五国合纵,每一次重大决策都着眼于遏制强秦、存亡继绝。】
【这种格局,让后世史家王世贞感叹:“四君皆好士,然信陵实为国。”】
【这种“为国养士”的理念,在魏无忌的门客体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门下三千食客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智库+特种部队”组合。】
【除了前文提到的战略家侯嬴、力士朱亥。】
【还有精通密码学的门客、擅长伪装的间谍、甚至专门研究各国法律的学者。】
【这支团队的运作模式,堪称战国版的中情局+参谋总部。】
【借助团队的力量,魏无忌的军事水平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
【邯郸解围后,魏无忌特意派门客编撰《魏公子兵法》,系统总结对抗秦军的战术。】
【可惜这部兵书后来失传。】
【魏无忌的另一项超前创举,是他打破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单向忠诚模式。】
【建立起一种双向的共同体。】
【典型事例发生在救赵之后。】
【当魏无忌带着部分门客留在赵国时。】
【魏国境内的封地仍由这些门客的家族世代管理,形成了一种“你在前线立功,我替你守护家园”的默契。】
【这是一种相当先进好用利益绑定机制。】
【即便在被魏王猜忌、罢免兵权后。】
【魏无忌的门客体系依然没有溃散。】
【据《战国策》记载,魏无忌晚年门客数量不减反增,因为列国志士认为“公子虽不见用,其志不可夺”。】
【魏无忌对历史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他无意中摸索出了一套对抗专制君权的“软实力”。】
【战国后期的君主集权已初现端倪。】
【而魏无忌通过门客网络、跨国声望和军事才能,形成了一种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力量。】
【当他窃符救赵时。】
【本质上是用个人权威凌驾于国家程序之上;】
【当他联合五国攻秦时,实际上是以非正式会盟,来绕过官方渠道。】
天幕外。
明朝。
朱元璋也是津津有味的看着整段视频。
但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还是在顿了顿之后说道:
“信陵君的确是一位英雄人物,有才有德,国之栋梁。
“咱当年小时候听天桥下讲的信陵君的故事,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但是……”
“假如是咱的话,呵呵。”
朱元璋略带一丝冰冷的神情,冷冷说道:
“身为一国之君,又岂会容忍信陵君的存在?”
“如果在大明出现一个信陵君的话,那咱是真不知道,到底咱是皇帝,还是说信陵君他是皇帝了。”
“在先秦时期,四君子可以出现。”
“但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华夏之后,像这样的人就绝对不允许再出现了。”
“一旦出现,那皇帝这位置也就不用再安心的坐了。”
天幕继续。
【信陵君模式在秦汉大一统后几乎绝迹。】
【但在刘邦打天下时被完美复刻。】
【刘邦本人就是靠游侠网络起家。】
【靠“约法三章”获取民间支持,靠分封诸侯王构建联盟体系。】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汉高帝行事多类信陵”,可谓洞若观火。】
【而魏无忌最大的悲剧,恰恰在于他生错了时代。】
【如果他早生一百年,或许能像管仲、乐毅那样成就霸业;】
【如果晚生一百年,或许能像张良、陈平那样辅佐明君。】
【但他偏偏活在战国末世,面对的是两个无解的矛盾。】
【一方面,魏国宗室的身份,让他必须忠于这个日益衰落的母国。】【强制绑定,无法跳车。】
【另一方面,他过于锋芒毕露的才能和声望,又注定被庸主猜忌。】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
【魏安釐王与魏无忌下棋时,北方边境传来烽火警报。】
【大家都在传是赵国打来了。】
【魏王大惊,立刻要召集群臣商议。】
【魏无忌却淡定地说:“不过是赵王在打猎罢了。”】
【不久后探子回报,果然是赵王狩猎。】
【魏王问其故,魏无忌坦言自己在赵国布有眼线。】
【这个故事看似展现魏无忌的情报能力,实则暴露了兄弟间的深刻不信任。】
【毕竟一个连邻国君主行踪都了如指掌的弟弟,怎能不让君王如芒在背?】
【这种猜忌矛盾,在魏无忌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时达到顶点。】
【公元前247年,他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将蒙骜,一路追击至函谷关。】
【就在这关键时刻,魏王却听信秦国间谍的谣言,认为魏无忌“将借诸侯之力自立为王”。】
【秦国更是使出离间计,派人携带万金到魏国,专门收买晋鄙旧部散播谣言。】
【魏无忌突然被召回罢免,五国联军顷刻瓦解。】
【如果不被离间,联军能否灭秦,至少是重创秦国?】
【历史不能假设。】
【但可以确定的是,魏无忌的罢免标志着合纵抗秦的最后希望破灭。】
【此后仅三十余年,秦军便横扫六国,完成统一。】
【秦国对魏无忌的忌惮持续到了他死后。】
【据《史记》记载,魏无忌去世那年,秦国立刻大军攻魏,连取二十城,设立东郡。】
【而当刘邦起义反秦时,打出的旗号之一就是“为魏公子报仇”。】
【这种跨越时代的号召力,连秦始皇的“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都相形见绌。】
【回望魏无忌的一生,会发现他像一颗划过战国夜空的彗星,短暂却耀眼。】
【他证明了在弱肉强食的乱世,人格魅力可以转化为政治资本。】
【门客体系可以抗衡官僚机器。】
【跨国声望可以制约强权政治。】
【刘邦从他身上学到的,正是这种“非制度性权力”的运作精髓。】
【如何用江湖义气维系团队。】
【用共享利益绑定盟友。】
【用舆论声望弥补实力不足。】
【甚至刘邦的早年,就是一个低配破产版的信陵君。】
【可以说,没有魏无忌提供的政治模板,就不会有汉初的布衣将相格局。】
【信陵君不是胜利者,但他定义了何为真正的贵族精神。】
【他没有挽救魏国,但他留下的政治智慧滋养了整个汉文明。】
【当我们在《史记》中读到“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这八个字时。】
【当我们读到李白的“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时。】
【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人格光芒。】
……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出现。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有含金量也有侠客色彩,确实精彩!》
《连续暴打秦军两场大战,怪不得血色衣冠里统率高达91,确实强。》
《公子无忌这个人简直太完美了,不愧是刘邦的偶像。》
《最后的悲剧结局,也更令人扼腕叹息。》
《可惜这么强的信陵君,被反间计轻松搞定。》
《从来都是分化比团结容易多了。》
《黄歇、赵胜、田文:我们四个实在是太厉害了。》
《有一说一,田文确实厉害,策划重创秦、齐、楚,纵横家代表了。》
《从信陵君身上,的确看到了刘邦的影子。》
《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日后是灭秦的主要人物之一,而刘邦早年的大哥就是张耳。》
《涨姿势了,小时候看寻秦记,信陵君被黑得一塌糊涂。》
《这么看信陵君真的绝望啊,四君子中被国君拖后腿最惨的,就像是戴着枷锁跳舞,咋玩?》
《这魏王真的望之不似人君。》
《魏国是真的逆天,吴起,商鞅,张仪,范睢,一个不用全送给别人,外人信不过,魏无忌可是魏王的弟弟啊,结果也不用。》
《你要是魏无忌,怎么办呢?》
《投秦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真投秦了,那就不是信陵君而是孟尝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