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你也从丹东来?太阳王路易十四!
新的天幕出现。
画面里出现了一座装饰华丽的西方宫廷的场景。
在宫廷宴会的现场,一大群穿着华丽的各路贵族在载歌载舞,纵情享乐。
一个穿着外国使臣的人,他谄媚的走到一位头顶王冠,被标注为路易十四的人面前。
恭维的说着吉祥话。
而路易十四只是淡然的笑了笑,说道:【一般一般,我这凡尔赛宫也只是稍微的修了修,还没完善呢。】
顺着路易十四的“凡尔赛”,画面镜头开始在整个凡尔赛宫里转换。
其穷尽奢侈和独特的审美设计理念,让不少古代的帝王也是深深的被吸引。
隋朝。
就连杨广也说道:
“虽然朕的宫殿更加的大气。”
“但这凡尔赛宫倒也真是的确颇有一番风味。”
“皇帝的宫殿当如是也!”
而天幕画面这才开始正式的讲述。
【我从丹东来……带走一片雪白】
【今天我们要讲的统治者,他号称太阳!】
【没错!】
【他就是法兰西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他的光芒如此耀眼,被称为太阳王!】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在读史书的时候,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位太阳,所留下的灼热印记。】
【他戴着象征太阳神的金色假发,在凡尔赛宫的镜厅里接受万人朝拜。】
【他发明了高跟鞋和香槟礼仪,让整个欧洲的贵族争相效仿。】
【他72年的统治如同一场永不落幕的巴洛克歌剧,交织着权力、艺术与血腥的战争。】
【将法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他的宫殿凡尔赛,至今仍是网络流行语。】
【他就是路易?迪厄多内?波旁。】
【史称路易十四。】
【一个5岁登基的孩童,如何成长为让全欧洲战栗的太阳王?】
【1638年9月5日,巴黎圣日耳曼昂莱城堡响起了久违的欢呼。】
【经过23年的无嗣婚姻,路易十三与奥地利的安妮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神赐之子”。】
【婴儿的啼哭不仅宣告了王位继承人的诞生,更挽救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
【这个孩子的诞生,对于波旁王朝来说意义非凡。】
【因为在此之前,王室一直面临着继承人危机。】
【贵族们甚至已经开始暗流涌动,谋划着权力的更迭。】
【而这个男婴的降临,就像一道曙光,驱散了笼罩在法国王室上空的阴霾。】
【这个被命名为‘路易?迪厄多内’(Louis-dieudoe)的男孩,从出生起就活在矛盾的漩涡中。】
【他的摇篮镶嵌着黄金百合花纹。】
【却同时挂着驱魔符咒。】
【因为宫廷医生坚信,太后安妮43岁高龄产子,必定是魔鬼作祟。】
【年幼的路易还来不及成长。】
【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三因肺结核去世,临终前他设立了一个摄政委员会来制衡太后的权力。】
【然而就在国王咽气几小时后,巴黎高等法院便推翻了遗嘱。】
【年仅5岁的路易十四加冕为王,实权落入母亲安妮太后和她的情人——意大利红衣主教马扎然手中。】
【马扎然是一位极具政治手腕的意大利人。】
【他在路易十三时期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国王的得力助手。】
【在辅佐年幼的路易十四期间,马扎然延续了他一贯的外交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为法国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然而,他的专权和对财富的贪婪,也引起了法国贵族和民众的不满。】
【1648年,法国国内爆发了“投石党运动”。】
【这场运动最初是由于巴黎高等法院,对马扎然的政策不满而引发的。】
【但很快,就演变成贵族、议会与平民联合对抗王权的全面叛乱。】
【1649年1月,年幼的路易十四被母亲紧急唤醒。】
【叛乱爆发,巴黎街头已经筑起街垒,暴民们用投石器(frode)砸碎王室支持者的窗户。】
【投石党运动,这场运动也因此得名。】
【王室仓皇逃往圣日耳曼昂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流亡生活。】
【堂堂的法兰西国王,甚至不得不睡在稻草堆上。】
而天幕外。
秦朝。
嬴政看到画面里的投石党暴民们,竟然公然造反。
害得堂堂的法兰西国王,都东奔西逃。
是十分的不满。
身为大秦皇帝的嬴政,天然的对这些造反的人十分的看不惯。
同时嬴政也回想起了之前,天幕介绍过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
那法国大革命也是一群刁民造反。
甚至还砍了路易十六的头。
想着路易十六,看着路易十四。
嬴政都是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这法兰西的事,为什么总是这么糟糕?”
天幕。
【1651年,叛军首领孔代亲王攻入巴黎。】
【强迫路易十四冒着枪林弹雨穿越街道,向民众展示‘自由’。】
【虽然叛乱最终平息。】
【但这一事件,也塑造了路易十四的统治哲学。】
【他领悟到一个真理:贵族不可信任,巴黎不可依靠,权力必须绝对。】
【在这场叛乱风暴中,红衣主教马扎然当政是乱局的主因。】
【但同时,马扎然也是路易十四最重要的政治导师。】
【这位意大利裔教士精通权术,他给年轻的国王上了三堂关键课程:】
【第一课是“沉默的力量”。】
【马扎然要求路易在会议中永远最后发言,用“朕会考虑”来保持神秘感。】
【第二课是“分而治之”,他故意纵容贵族内斗,再以仲裁者身份收渔翁之利。】
【最精妙的是第三课“表演统治”。】
【他让路易十四每天练习在公众面前保持威严仪态,连微笑的弧度都要精确控制。】
【1658年,20岁的路易十四在战场上初显锋芒。】
【他亲率军队平定边境叛乱。】
【这当然是在刷功绩、刷威望。】
【但是当无数士兵们高呼国王万岁时。】
【身为情人的马扎然,也是欣慰的悄悄对太后说:“看,我们创造了一个神。”】
弹幕:
《怪不得路易十四不住巴黎,因为小时候被暴民吓尿裤了。》
《老巴黎正白旗还是猛啊,太阳王都害怕!》
《沉默的力量?小胡子直呼内行!》
《这么看来,马扎然好像不是奸臣呀?》
《不如黎塞留,但仍是水准以上。》
《其实这一时期,除了马扎然,王太后安妮的功劳也很大,就是《三剑客》里面那个奥地利的安妮王后。》
《大仲马把他和太后那段关系,写的太损了……》
天幕继续。
【1661年,首相马扎然去世,23岁的路易十四终于等到了亲政的机会。】
【马扎然临终前,他告诫路易十四:不要再设宰相,亲自统治!】
【年轻的国王听从了这一建议,宣布不再任命首相,而是亲自掌管国家的一切事务。】
【“我把各位召集到这里,就是宣布从现在起。国家的一切事务由国王我处理。当我需要的时候,各位大臣可以用你们的建议,来为我服务”】
【并且,路易十四迅速逮捕了野心勃勃的财政大臣富凯,罪名是贪污。】
【这迅速的确立了路易十四的威慑力。】
【与以往的国王不同,路易十四认为,国王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所有臣民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他说出了那句震惊欧洲的名言:】
【“朕即国家”。】
【说起来,路易十四的统治哲学很简单。】
【就是朕即国家(l’etat,c’estoi)。】
【按照路易十四的理论。】
【核心第一条:国家属于皇帝,全国的所有权力、财产等等都属于皇帝。】
【虽然子民们可以拥有、使用、交易财产,但这种权力来自于皇权的默认。】
【如果有必要,皇帝可以任意的剥夺子民的权力,即使是宰相和高级官僚也不例外。】
【核心第二条:】
【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皇帝的形象就是国家的形象。】
【核心第三条:】
【皇帝及皇帝家族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皇帝灭亡,就是国家灭亡。】
【皇帝富有,就是国家富有。】
【全体臣民,都必须承担确保皇帝家族,永远兴旺的义务。】
秦朝。
嬴政看到这里,之前紧皱的眉头是彻底的舒缓开来。
对路易十四这位番邦帝王,也是难得的露出了欣赏之色。
“朕即国家?”
“这句话说的好,说的对!”
“看来这路易十四童年时的坎坷,倒也没有白费。”
“经过一番磨练之后,他真正的更加懂得了为君之道。”
“他的朕即国家理念,直接又英明,朕十分的欣赏!”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全国的所有财产、所有权力就该属于皇帝。”
“皇帝的意志,就是整个天下的意志!”
“皇帝就代表着全天下!”
“如果皇帝死亡,如果皇帝的家族灭亡,那就意味着整个天下的灭亡!”
“这哪一条不是真理?”
“路易十四作为一个番邦帝王,能有如此的觉悟,能够提炼出这么正确的统治理念。”
“实属难得。”
“看样子,他应该就是法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了。”
“甚至……有可能比那拿破仑还要英明?”
嬴政心里越发觉得朕即国家的正确,于是下令:
“来人!打造一个朕即国家柱!”
“将朕即国家的理念,镌刻其上,供我大秦万代认真观摩,时刻铭记!”
“让每一代的大秦天子!知道,朕即国家!”
“也让全天下的子民都知道,整个华夏天下都属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