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有多绝?
新的天幕连续播放,是与之前曹植相关的内容。
天幕画面里,首先出现了一张十分优美的古典画卷。
镜头在画卷上缓缓的挪动。
天幕也缓缓的开始讲述。
【如果你以为古代的“才高八斗“只是夸张的修辞,那你一定没读过曹植的《洛神赋》。】
【这篇1800年前写就的旷世奇文,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核弹级作品。】
【它不仅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竞相模仿。】
【又衍生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赵孟頫的书法名帖等顶级艺术品。】
【今天,我们就来解码这位三国第一文艺青年的。】
【看看《洛神赋》里藏着怎样的暗语,又为何能成为穿越千年的顶流神作,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朽丰碑。】
【曹植的起点很高,且家族文学氛围浓厚。】
【建安时期,曹家三父子撑起了文坛半壁江山。】
【但比起父亲曹操的雄浑苍凉、兄长曹丕的典论文章,曹植的文学天赋更像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奇迹。】
【史书记载,他十岁便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
【十二岁写《铜雀台赋》技惊四座。】
【就连曹操亲自出题考验,他都能“援笔立成,可观”。】
【文坛大佬王粲见到他的《白马篇》,直接给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五星好评。】
【在那个文人普遍推崇“苦吟”的时代,曹植的创作仿佛是灵感如泉涌,挥毫泼墨间便是锦绣文章。】
【这种天赋异禀,让他在少年时期就收获了“绣虎”的雅号。】
【既形容他文章华美如绣,又暗喻其才思敏捷如虎。】
【然而真正让曹植封神的,还要数那篇惊世骇俗的《洛神赋》。】
【据考证,这篇赋创作于黄初三年,彼时曹植刚经历了兄长曹丕称帝的权力更迭。】
【由于曾经参与夺嫡,现在失败后,曹植沦为处处受限的藩王。】
【就在这种人生低谷中,他途经洛水之滨,写下了这篇“人神相恋”的千古绝唱。】
【表面看,这是一篇描绘与洛神邂逅的浪漫故事。】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文中字字句句都藏着曹植的政治隐喻与人生悲叹。】
【这种“借神话写现实”的手法,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全新范式。】
【开篇“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地理画卷。】
【仿佛带着读者坐上了时空穿梭机,跟随曹植的脚步从洛阳启程。】
【紧接着“日既西倾,车殆马烦”,用夕阳西下、车马劳顿的疲惫感,为后文的奇遇埋下伏笔。】
【这种叙事节奏的把控,堪比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随后,《洛神赋》甩出王炸!】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这八个字,直接定义了后世所有美女的描写范式。】
天幕上。
弹幕第一波集体爆发!
《正片开始。》
《从这里开始基本全文背诵。》
《车夫:不是,哥们?让我们说中文?》
《原来贺诗人的解说词,出处是这里?》
《换我就写嫂子真哇塞。》
《三国杀玩家表示,玩多了还真能背两句。》
而在战国。
屈原也是收起了一开始的潇洒,开始认真的品味起了后世天才的文字。
同时惊讶的感慨道:
“仅仅从这开头的几句,仿佛就已经能窥见后世这位曹植的水平了。”
“怪不得上一段天幕说,让曹植七步成诗不算刁难。”
“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怎么可能觉得七步成诗难?”
一边感慨,屈原也是更加认真的看着天幕。
期待着《洛神赋》的后续内容。
……
天幕的内容,随着弹幕的爆发也开始渐入佳境。
【真正让人看着绝望的,乃是接下来的文字特效。】
【当曹植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时,“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种虚实相生的描写,让洛神的形象既清晰又朦胧,仿佛隔着一层薄纱。】
【越看越让人着迷。】
【后世画家顾恺之正是被这段文字震撼,才创作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洛神赋图》,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远看是朝阳破晓,近观是荷花出水,这种360度无死角的描写,在古文当中实属罕见。】
【光写静态还不算。】
【接下来的动态美更是顶级。】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洛神在水面行走时溅起的水雾,竟被形容成“罗袜扬起的轻尘“。】
【这种通感修辞让后世文人直呼犯规。】
【但《洛神赋》的真正价值,远不止辞藻的炫技。】
【当我们深入解读,会发现这篇赋其实是曹植的精神自白书。】
【文中“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看似是在写人神相恋的阻碍,实则是在抒发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苦闷。】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表面说的是神仙的孤独,实则暗喻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字里行间喷涌而出的,分明是一个政治失意者的血泪。】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更是摆明了写给曹丕的自荐书。】
【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将政治创伤转化为美学巅峰。】
【让《洛神赋》超越了普通爱情文学的范畴。】
【成为解读曹植内心世界的钥匙。】
【后世无数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文人骚客们,当他们借文字来抒发心意的时候。】
【往往也会想起这篇洛神赋。】
【更匪夷所思的是《洛神赋》的跨维度影响力,从南朝骈文到唐宋诗词,从元杂剧到明清小说。】
【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东晋画家顾恺之读《洛神赋》后直接破防,创作出中国第一幅文学改编画作《洛神赋图》。】
【画中曹植与洛神隔水相望的瞬间,被后世称为“最遥远的18厘米“。】
【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借鉴了曹植的清新文风;】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复刻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句式。】
【就连金庸写小龙女出场,都不忘致敬“皎若太阳升朝霞“的经典模板。】
【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里给他冠以“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的至高评价。】
【意思是曹植在文坛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儒家中的地位。】
【就连政治对手曹丕都不得不服。】
【在《典论?论文》中承认“文人相轻“是通病,但提到弟弟的文章时,却罕见沉默。】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巨匠,人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藏着他渴望披甲执锐、守护家国的滚烫初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道尽了兄弟相残的无奈;】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呐喊,彰显着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
【可惜命运弄人,曹植始终未能实现政治抱负,最终在抑郁中离世。】
【或许正是这种人生的缺憾,反而成就了他的文学高度。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不完美反而更显悲壮与伟大。】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飞出:
……
《李白的偶像是谢灵运,谢灵运的偶像是曹植。》
《真牛逼,全是四字还平仄押韵并且形容的活灵活现。》
《很厉害吗?马马虎虎吧。》
《就是,都是词藻堆叠,一般吧。》
《别闹,词藻这个词是这篇文章的出处。》
《有人说骈体文辞藻浮夸,华而不实,所以批评洛神赋,实际上洛神赋是这种现象的开创者。》
《曹植的文学水平……难道在我之上?》
《所以说曹丕让曹植七步成师那放水都放了好几个太平洋了。》
《曹植:洛神赋。我:嫂子真美。》
《热知识:洛神赋和甄姬没有任何关系。》
《曹丕:还有人觉得我在为难我弟吗?回答我!》
《诶呀你大爷的,曹植和我这还是一个物种吗?》
《完了,好多看不懂,我成文盲了?》
《曹老板这基因有点强啊。》
《文采确实可以,但比起评论区还是差了点。》
……
而天幕外。
汉初。
刘邦翘着二郎腿,微醺状态中,悠闲的欣赏着天幕的洛神赋。
也是觉得享受至极。
“这篡汉的曹家小儿,倒是个会说情话的!”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想当年,老子在沛县混日子时,也见过不少美人,可没他这般酸溜溜的词儿!”
“虽然身为王侯将相,文采不是最重要的。”
“但不得不说,这小子的文采是真的顶级。”
“比起朕当年,在酒肆里对着曹氏唱几句粗鄙小调,文雅多了。”
而在汉末。
刘备目光专注地看着天幕中的内容。
既是满脸惊艳之色,也是颇有共情,一脸惆怅的说道:
“曹子建此赋,道尽了多少深情与无奈啊!”
“此赋虽美,却暗含曹植不得志之悲。”
“也不知道在那北方的曹贼去世之后,他们家族的继承关系究竟如何?”
“但从这里的天幕内容基本可以判断,应该是那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并且打压自己的兄弟。”
“虽然曹植是那曹贼的儿子。”
“但听他这首《洛神赋》中的抑郁不得志,还是令我深有同感啊。”
其他位于三国时期之后的古人们,特别是那些比较擅长文学方面的古人。
自然对这首流传千古的《洛神赋》不陌生。
看到天幕专门的重点介绍,也只会觉得这首《洛神赋》的确有这个含金量。
而此时此刻。
曹老板是笑开了花。
虽然天幕上的内容说,自己去世之后曹丕继位,并且打压了曹植。
这算是兄弟相斗。
但是曹老板也知道。
无论是哪一位儿子继位,终究要削弱其他儿子们的政治地位。
否则天下必然乱套。
这一点,其实曹操是有心理预期的。
所以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生气。
毕竟只是打压政治地位,让他成为闲散王爷,又没有真的杀尽自己的兄弟。
真正让曹操开心的。
还是这一首《洛神赋》的文字之美,之惊艳绝伦!
同样身为文学家的曹操,哪里看不出这首《洛神赋》的含金量?
关键是这首《洛神赋》。
正是自己的儿子写的!
对于文人来说,这可太争气了。
也让曹操是乐开了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吾儿子建的文采,有大帝之姿啊。”
“真是令孤骄傲!”
“无论未来的天下如何发展。”
“无论大汉还能不能复兴,大魏又将如何。”
“但仅凭这首洛神赋,孤亦死而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