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入伏:老木匠

云上村老屋修复计划,在刘清宁这个“华侨村官”的帮助下,进展顺利。

通过刘清宁的牵线,镇里做通了一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意与镇政府签订修复协议,双方各出资百分之五十,由镇政府统一修缮维护。

工程队很快就进场。

刘清宁特意开了个抖音号,拍修复进展,拍村子的日常,有时候受镇里委托,也会发一些关于镇里的新闻。

越来越多的云上村海外村民关注她的抖音,在底下留言,甚至有一些还找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伙伴与亲戚,在评论区里惊喜相认。

有一次,一个海外华侨留言,说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村里,在刘清宁的抖音里,云上村变成了一个“云上”村。

他们都是“云上”村民。

对村里的事,大家渐渐地也越来越关心。

看着视频里几处简陋的小路,和摇摇欲坠的廊桥,一个在罗马开餐厅的老板提出来,说是不是我们凑点钱,把家里的路和桥修一修?

一呼百应。

餐厅老板出了五万,其他人你八千,我五千,很快凑了一笔钱,汇到刘清宁的账号里。

起初刘清宁有些慌张。

修路,修桥,工程的事她可是一窍不通。这么一笔钱交给她,她压力山大。

找陈今越一商量。

简单。陈今越说,你来管钱,我帮你找施工队。

刘清宁赶鸭子上架,成了监工。

修路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镇里好几个施工队都能做。

修村里那座百年历史的老廊桥可犯了难。廊桥是木质结构,工艺复杂,修复难度高,普通的木工来修,可能会破坏它原始的结构和风貌。

外面的专家不是没有,请不起。

路寮里,李阿四提着水壶给两人倒茶,用似乎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说:“要找木工,村里不就有一个。”

陈今越几乎是从凳子上跳起来,差点撞翻了李阿四的水壶。

“对了——老吴叔,他是个木工!”

吴文明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

他从12岁开始就跟着师父学木工,到了成年出师,已经是云林镇方圆百里有名的木工。云上村的老房子,大多都经过他的手。

陈今越翻过资料,80年代初那座廊桥曾经经过一次大的修缮,就是吴文明主持的。

就找他。

空荡荡的大宅里,寂静一片,只有木刨子刨木花的声音。

大宅是两层两进的四合院,除了那堵西洋墙,其余的部分还是旧样式,牛腿雀替,都比永梅阿婆家的老屋要精美许多,可见当年王乡绅的财力。

陈今越摸了摸手边的五斗柜,柜角上雕着蝙蝠,兰草。听说蝙蝠是“福到”的意思,从前人家嫁娶打家具,喜欢这样的好寓意。

“叔,你这手工真不错。是给吴鑫准备的吗?”

吴文明头也没抬,说:“你别来了,我什么协议都不会签。想把这房子从我手里骗走,没门。我告诉你,我死也要死在这个院里。”

陈今越靠在柱子上,挠挠眉:“老吴叔,你别这么说,你才不到六十,怎么就死啊活啊的。”

吴文明指指屋顶横梁:“看见没,棺材我自己已经打好了。等差不多了,我自己往里面一躺,药一喝。你们有良心,把我埋了。没良心,把我丢到后山去喂野猪。到时候,这房子我也管不着了。现在,你们想都别想。”

说罢抡起斧头,闷声一响,地上的木头裂成两爿。

这后生真是吃进去空了没事做,三天两头往他这跑,劝他跟镇里签协议,说补贴他一半让他翻修大宅。

呸。

吴文明往杂草堆里啐了一口。

想骗他把大宅卖了,没门。

说什么翻修老屋,美化村庄,要在云上村搞旅游业,乡村振兴,百姓致富。

呸。

这帮当官的狗生,哪里有这样好的心肠。他们眼里就一件事,升官发财。老百姓的死活,谁管?

用得着你的时候把你捧上天,用不着你了,丢垃圾一样扔了。

当年他带头在村里养猪,镇里答应得多好。干,放手大胆地干,只要能给村里增收,镇里大力支持。

他下了狠心,掏出所有积蓄,又贷了款,终于把养猪场办起来了。前两年收益好,评他当当致富标兵,大红花戴在胸前,上报纸,上电视。

第三年环保局来了,说他的养猪场污染水源,要关停。

他求爷爷告奶奶,镇里跑了跑县里,从前对他笑脸相迎,现在连门都进不去。

养猪场关了,他赔了个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债,成了过街老鼠……到最后,妻离子散。

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陈今越伸脚,从边上勾过一张刚打好的竹椅坐下,顶着两只后椅腿坐着,看吴文明干活:“老吴叔,你别说丧气话。现在规定要火葬,喂不了,再说了,随地抛尸,要入刑的。”

吴文明被噎了一下。

陈今越笑了:“大宅的事,我们先不谈,今天找你来是为了别的事。村里的华侨凑了点钱,想把村里的廊桥修一修。你知道,那廊桥是木头……”

“没空。”

“这事我打算交给吴鑫负责。”

吴文明猛地抬头,两只牛眼瞪着陈今越。吴文明长得粗犷,瞪眼的时候真有些骇人,年轻时村里最调皮的孩子见了他都得绕远道走。

“你小子,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葫芦里卖什么药!惹急了,我的斧头不认人!”

陈今越不怕,仍然是笑咪咪的。

“我跟钟书记说了,吴鑫有家传的手艺,这事交给他最合适。钟书记也说了,村里这座廊桥是文物,得好好修。修好了,将来争取去申报县级文保,问题不大。吴鑫要是把这事办好了,那是大功一件。”

“别跟我说,那狗生儿的事,跟我没关系。”

“老吴叔,你这是骂自己啊?”

“……”

吴文明干瞪眼,不说话,但陈今越知道,他听进去了。

他顿了顿,叹气,“说起吴鑫,是真叫人可惜。”

吴文明手里的动作慢了。

陈今越不动声色。

“我听林主任说,当年吴鑫考试,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全县乡镇任他挑,人人都觉得他会挑鹤城,再不然也是去温溪,谁想到他会选最没人选的云林镇。你猜是为什么?”

吴文明不语。

“后来有一次他们两个喝酒,喝醉了,林主任从他嘴里把话套出来了。他说,他想找机会,给他爸翻案。他想找证据证明他爸没有贪污,也没有卷款,是个光明磊落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