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紫禁城的老祖宗
端阳在天津横行霸道,可一见到洋人就怂了。别说动手,连抗议都不敢。
紫禁城,养心殿。
“废物!纯粹的废物!”同治皇帝的怒吼声回荡在殿内。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手中的密折被捏得变了形。
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年轻皇帝涨红的脸。他来回踱步,龙靴在地板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望海是大清的地界,也未曾让洋鬼子占去一寸土地,他怕什么?按万国公法,我大清的兵还管不了大清的叛乱了?这端阳真是该杀!”
慈禧和慈安对视一眼,有些诧异。慈禧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试探:“皇帝居然懂这些?谁教你的万国公法?”
同治停下脚步,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这还用教?《域外见闻》里都写着呢。远虎陪我玩时也说过不少”
话音未落,慈禧的脸色骤变。她猛地站起身,茶杯重重地砸在桌上:“够了!皇上这举动太出格了!这事全因陈逸风私养军队而起,你还跟他学?”
慈安轻轻抿了一口茶:“妹妹,我倒有不同看法。”她放下茶盏,“情报来源有二:一是地方士绅,二是端阳。不论真假,陈逸风的军队人数是确定的 - 只有二百人。”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檀香袅袅升起。
“二百人”慈安的声音轻若蚊蝇,“陈逸风是西学宗师,不会蠢到只带二百人就挑起冲突。这里面必有蹊跷。”
慈禧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姐姐这是说他攻击绿营还有理了?私蓄军队也成了功劳?”
慈安缓缓起身,走到窗前。
她转过身:“我何时这么说过?我只想给你敲个警钟,此事太过蹊跷。陈逸风敢明目张胆对抗朝廷,必有后手。对这样危险的人,绝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我们既不知他的后招,也不明白他的底牌,更不清楚洋人的态度。两眼一抹黑,贸然行动只会错上加错。”
这就是慈安,史册中威名显赫的东太后。她向来大智若愚,曾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慈禧低头摆弄着手中的玉扳指,胤禛皱眉思索,就连同治也安静下来。
慈安轻敲茶几。片刻后,一位白发老太监无声无息地佝偻这身子出现在殿外。
老太监只是微微欠身,殿内众人却无人觉得失礼。
“您是紫禁城的老祖宗,我们之间不必拘礼。”慈安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这件事您也知道了,还请亲自出马。换作他人,我实在不放心。”
“是杀人还是探查?”老太监的声音沙哑。
“探查。切记不可轻举妄动。这陈逸风不但与洋人交好,还和琉球有说不清的关系。”
老祖宗微微躬身,转身离去。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他是王四莲的师傅,更是京城紫教的守护者头领。这些年来,他培养了无数像王四莲这样的死士,为满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午时将至,小会议终于散了。
胤禛一出殿门,就看见廊下跪着一排太监,为首的正是同治身边的红人远虎。
“哼,远虎”胤禛冷笑,“回去告诉你干爹,官府的容忍也是有底线的。史书上那些恃才自傲的奴才,没一个有好下场。”
慈禧随后也出来了。看到远虎,她多少有些厌恶,仿佛在看一只令人作呕的虫子。
但想起慈安的话,她强压下怒火:“远虎,午后离开皇宫片刻,把瑜音请进来。我这个当姐姐的,总该好好照顾照顾她。”
远虎额头贴地,浑身颤抖。他早得到消息,已做好人头不保的准备,没想到只挨了几句训斥。
慈安最后出来,在远虎面前站定。她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跪着的太监,目光深邃:“问问你干妈,还想不想跟陈逸风过日子?要是想过,就劝劝她男人。官爵俸禄大清还不是手到擒来,何必非要走险路?”
等三位贵人走远,远虎才颤抖着爬起来,这才发现全身已被冷汗浸透。他靠在廊柱上,双腿仍在发软。
当天下午,富察瑜音被传进宫。她压根就没见着慈禧的面,就在东暖阁外跪着。透过明亮的西洋玻璃,她看见表姐在屋内来回踱步,早无往日的雍容。
“让她跪着!”慈禧的怒吼声透过玻璃传来,“我们满洲姑奶奶什么时候这么没用了?就连个爷们儿都压不住,怪不得祸害了仨汉子!废物!”
“我还主动替她出头护驾,她就这么报答我?白费我一片心血!”
最后安德海出来传话:“主子说了,年底前把人带回京城。过年前见不着人,就按谋反论处,千刀万剐都算轻饶。让你赶紧滚,主子不想听你说话!”
安德海蹲下身,用手指挑起富察瑜音下巴:“瑜音小姐,瞧您这俊俏模样,给陈逸风真是可惜了,我见犹怜啊”说着还捏了捏她的脸。
富察瑜音感觉像被毒蛇舔过,浑身一阵恶寒。她强忍着恶心陪笑:“公公多美言几句,晚上必有厚礼送府。我这就去望海”
回到桂花胡同老宅,富察瑜音一进内院就看见楚三爷在书房灌酒。
秋风萧瑟,吹散了他的辫子。他的眼中布满血丝,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见姐姐回来,他彻底崩溃了。
“姐!您告诉我,陈兄实非反贼”他的声音哽咽,“他乃大清的铁杆心腹,他是想让大清强大起来,不再受洋人欺负啊裕王刚把我叫去痛骂一顿我这心里憋屈得很”
富察瑜音看着醉醺醺的弟弟,心中五味杂陈。她走到书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你说得对,他不是叛逆。”她的声音很轻,“但这世道,谁又说得清是非对错呢?”
窗外,秋风呜咽,卷起一地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