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送书箱

柳芸站在家塾门口,看着两拨孩子分别从不同的大门进出。

这是诏令颁布的第一年,能读书已是难得。

沈氏担心外人影响族内子弟,将两边学生分开倒也情有可原。不过这样的安排,总让人觉得有几分微妙的隔阂。

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几个孩子追逐打闹着从家塾里跑出来。柳芸眯起眼睛,在人群中搜寻着自家孩子的身影。

“娘,您来了!”大郎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他挥舞着手臂,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柳芸微笑着点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大郎身边的几个少年。

这些订购书箱的学生,年纪比她想象中要大得多。最大的看起来都快要及冠,身形挺拔,举止沉稳;而自家二郎才八岁,站在这群少年中间,显得格外稚嫩。

“二郎呢?”柳芸问道,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小儿子的身影。

“在后面收拾书本呢。”大郎答道,转身朝教室方向喊道:“二郎!娘来了!”

不一会儿,二郎抱着书本小跑着出来,脸蛋红扑扑的,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看到母亲,他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

难怪订单能有十五个之多。

柳芸暗自思忖,班里就来了二十号人,大半都买了灵翼书箱。这些大孩子家境殷实,对新鲜事物又充满好奇,正是最好的客源。

“验验货看有啥问题。”柳芸一边说,一边示意跟来的车夫从牛车上搬下书箱。

少年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有的摸摸木箱表面,有的试着推动滑轮,还有的打开抽屉查看内部构造。

韩木匠的手艺确实了得,木轮和抽拉提手打磨得极为光滑,推拉自如。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就连箱子的棱角都做了圆润处理,既美观又安全。

“这个设计真是巧妙。”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赞叹道,手指轻抚过箱子表面的纹路。

“是啊,比普通书箱轻便多了。”另一个戴着方巾的少年附和道。

二郎见状,立刻兴致勃勃地站出来做起了演示:“在平地上推着走最是轻松。”他熟练地推着书箱在石板路上滑行,“就算路不平,拖着走也不费力。”

众人看得连连点头,有人已经开始讨论要如何装饰自己的书箱。

就在这时,一个瘦高的少年提出了建议:“要是能像以前的书箱一样背在肩上就好了。有时候路窄,推着不太方便。”

这句话让柳芸眼前一亮,她的思绪瞬间活络起来。

对啊,这些大孩子习惯了背着书箱,肩带确实是必需品。要是能让灵翼书箱既能滑行又能背负,岂不是锦上添花?

“其实很容易解决。”柳芸微笑着说,“回家让人编个网绳,套在箱子上系上肩带就成。”

她指着箱顶的圆洞,补充道:“这里还能插伞,下雨天既遮人又护书。”

少年们眼睛都亮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自己动手改装专属书箱,这主意太妙了。有人已经开始计划用什么颜色的绳子,有人则在考虑如何编织最结实。

付钱的时候,这些学生出手阔绰得让柳芸暗暗吃惊。

五百多文一个的书箱,他们付起来就跟买个十文钱的玩意儿似的,大多还是用整六钱的银角子。有几个甚至直接掏出整块碎银。

幸好她带够了零钱,柳芸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仔细地找着零钱。

十五只书箱交付完毕,到手八两零三钱七十。这笔收入让柳芸心里踏实了不少,至少能保证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开销。

阳光渐渐变得灼热,柳芸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大郎二郎说:“下午我来接你们,先去镇上摆摊。”

兄弟俩欢喜应下,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色。

剩下五只书箱,柳芸打算去镇上碰碰运气。这些天她观察过,镇上来往的学子不少,说不定能遇到愿意购买的客人。

路过沈芸家时,她放慢了脚步。犹豫片刻后,她转向后门。

铜环敲响,发出清脆的声响。没过多久,开门的是姜八。

“柳娘子!”姜八眼睛一亮,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二话不说将门大开,“快请进!”

“章护卫,夫人在家吗?”柳芸问道,语气平和但带着几分试探。

“在呢在呢,夫人正说起您呢!”姜八笑道,脸上的表情越发热络,“您这来得正巧。”

“我现下还有事,”她转向姜八,声音温和:“麻烦你把这两个书箱送到沈府,一个给沈小姐,一个给沈少爷。”

她蹲下身,纤细的手指抚过书箱侧面的暗扣,轻轻一按,一根皮质肩带便从暗格中滑出。

“你看,这样就能背在肩上了,走远路也不会太累。”

姜八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精巧的设计,不由得啧啧称奇。

这位柳娘子总是能想出些新鲜玩意儿,上回是那个能搓出泡泡的香皂,这回又是这能推着走的书箱。

“姜八叔,小心些,别磕着。”柳芸叮嘱道,目送着马车渐行渐远,这才转身收拾剩下的书箱。

沈府。

“这是什么稀罕物件?”陆姑姑围着书箱转了好几圈,皱着眉头打量着底部的木轮,“怎么还装了轮子?莫不是要找只羊来拉?”

沈芸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位从小照顾她的姑姑,想象力总是这般丰富。她蹲下身,手指灵巧地找到了抽拉把手,“姑姑你看,是这样用的。”

菊儿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小姐快看,这宝贝居然暗藏玄机!”她凑近细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沈芸迫不及待地推着书箱在院子里转圈,木轮与石板接触发出细微的咔哒声,轻巧得几乎不用费力。

“陆姑姑,帮我把这个放到书房去。”沈芸拖着另一只书箱,蹦蹦跳跳地往前院去了。她的裙摆在风中轻轻摆动,像只欢快的蝴蝶。

路过门槛时,她稍一用力就把书箱提了进去。

看见哥哥正在看书,她调皮地坐在书箱上,借着轮子的力量滑到哥哥面前,发丝随着动作轻轻飘动。

“哥哥猜猜这是什么?”她眨着明亮的眼睛,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

沈逸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落在这个新奇的物件上:“又是柳娘子送的?”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

“果然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沈芸从书箱上跳下来,像只轻盈的小鸟,“你看这设计多巧妙,不仅能装书,还能推着走。”

沈逸蹲下仔细研究起来,手指抚过每一处细节。无论是城里的青石板路,还是乡间的泥土路,这书箱确实都能派上用场。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叹。

“对了哥哥,”沈芸忽然想起正事,声音中带着几分紧张,“镇坊初试的名单出来了吗?”

沈逸让书童把书箱送去配肩带,这才转身看向妹妹,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你是想问韩宇的成绩吧?”

“嘿嘿,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哥哥。”沈芸低下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沈逸看着院中新发的绿芽,轻叹一声:“他这次运气不太好。”

“什么意思?”沈芸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到底考得怎么样?”

“上榜是上榜了,但”沈逸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妹妹急切的追问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