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愿意投诚
“自然是本城主当先锋将帅。”
穆清宁问周放,“周大人可会带兵打仗?”
周放自信自荐,“本官虽然不会打仗,不过可以当城主的军师,必定能助穆城主旗开得胜。”
读书人爱侃侃自谈。
穆清宁没啥兴趣,“本城主不需要纸上谈兵的书生为军师。”
周放有所预料,并不意外。
穆清宁这种出身武将世家,自己还是能文能武的女将,可能看不上他这种读书出身的文官。
顿了顿,他道:
“穆城主,我会说东夷语。”
这可是重要的一技之长。
“我还了解东夷人的风俗和地形。”
他虽然在边陲当了几年县令,无功无过,但也没有荒废自己的学识。
对镛国的周边敌国都都有所了解,也学习他们的语言,以备朝廷不时之需。
只是,一直没机会派上用场。
现在,可能可以大显身手了。
“真的?”穆清宁有了点兴趣。
但也不轻信他。
“你且说说东夷的情况。”
周放不假思索道:“东夷人的主业是畜牧业,他们身形高大,擅长骑射,目前掌管东夷的王是牧野,他的王位是篡权夺位来的,东夷人不完全臣服他,只是畏于他兵马多,不敢反抗。”
穆清宁饶有兴趣,继续问:“东夷人之前的王室还有后人吗?”
周放不疾不徐回答,“有,东夷人之前的王叫东煦,他有一美妃阿丽娜还生了个王子阿烈,他们都还活着,不过美妃阿丽娜让牧野收入王宫了,阿烈被贬为庶民,负责放牧。”
“若是穆城主想收服东夷人,可以救阿烈出来,争取部分东夷人的信任。”
穆清宁赞赏点了点头,“看来周大人当县令屈才了。”
周放被穆清宁这么夸赞,心情激荡,自得道。
“现在,穆城主可还以为我百无一用是书生?兵书我也看过不少。”
正想再说什么,穆清宁又考核他。
“既然周大人会说东夷人的话,请说几句,比如,向说东夷人传达本城主的方略,你们若是与本城主开战必败,若是归降,将来本城主能让你们衣食无忧。”
周放捋一捋思路,慢慢翻译。
说得挺那么回事的样子。
穆清宁也没完全信他,而是问一旁的副将,赵飞。
“他翻译得是否正确?”
赵飞点头,“完全正确。”
赵飞是从萧景睿派来的一千名骑兵中选拔出来的武将。
他们这一批潜伏在青州十年的强兵干将都精通周边几国的语言,对他们的地形地貌也了如指掌。
周放没想到穆清宁身边已经有了自己这样的人才。
还是年轻武将。
真是,一时有些下不了台阶。
连连军师都觉得县令被打脸了。
不过,穆清宁准备让他出一份力。
“请周大人回去东阳县安排人手,明日辰时在益都城门前与我集合。”
周放起身,“好,那我现在就去安排。”
“慢着,我有一事问周大人。”
“请讲。”
“周大人若是与本城主一起攻打东夷人,将来朝廷问责你与本城主勾结造反,你当如何自处?”
“现下顾不得那些了,我管辖的东阳县百姓已经无水饮用,百姓快活不下去,我身为县令,自然要以民生为紧。”
穆清宁闻言,欣赏点头。
“那请大人回去好好考虑,以后要不要随本城主,将来推翻暴君,你也能扬名立万,光宗耀祖,造福天下百姓。”
“良禽择木而栖,树挪死,人挪活,周大人不值得为暴君隐没才华在此,碌碌无为一生。”
这几句话蛊惑人心。
周放听得瞬间满腔热血。
师爷重重咳嗽了一声,防止他说出谋逆之言。
刚才一番交锋,他深觉得自家县令已经一脚踩到穆清宁的坑里了。
美色误人啊!
周放冷静一息,热血回流了不少。
“穆城主的话,本官回去后会好好考虑你的提议。”
他今日见过穆清宁治理的益都县城,百姓安居乐业,民风向上,是他非常向往的盛世。
这只是一城的繁荣。
若天下也是如此,才是百姓之幸,是他这种读书人的报国志向。
穆清宁亲自送周放出城主府,还安排了十几个护卫护送他回东阳县。
并备了五十车水车,让他带回去惠泽东阳县百姓。
水不多,但东阳县百姓分到这些水便知道穆城主出手帮他们,雪中送炭,礼轻情意重。
收服民心,就是利民。
这些护送的护卫也顺带实地考核周放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