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熟人来投靠

周放坐上马车后,还探出车窗,依依不舍朝穆清宁挥手。

“穆城主,明日见!”

穆清宁点了点头,目送车队离开后转身进城主府。

马车车厢内,师爷疑惑低声问周放:“大人,刚才你怎么不向穆城主求联姻。”

周放随手给他一个爆头叩,“你真是当本官脸大啊,刚才那情形,穆城主根本就看不上我。”

师爷不服气,“她一个下堂妇人,还想挑什么好男人?大人可是进士出身的县令,将来许太傅只要提拔重用您,绝对前途无量。”

周放训斥,“蠢货,她可不只是下堂妇的身份,她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雄心壮志。”

“她的志向,恐怕是要改朝换代,当镛国的女帝,是非我能匹配的奇女子。”

“指望朝廷提拔我,白日做梦,许太傅若是能重用我,就不会一直让我在这边陲当个小县令,我不过是世家的一颗旗子而已,还不如穆城主自在呢。”

周放刚才已被穆清宁的志向说动,要不是有所顾虑,是愿意追随她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闻言,师爷不屑道,“穆清宁一介妇人,逞口舌之快罢了,虽然她有那厉害的兵器,她要以为穆家军报仇名义推翻庸君不难,但要朝臣臣服于她,去坐金銮椅,绝对不可能,那些世家没一个省心的,各有自己的势力,早就虎视眈眈萧氏的江山,何况,她还是女子,名不正言不顺,当不了女帝。”

“确实不容易,不过,事在人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未必没有意外,这益都和广城的治理要是推广至全国,将来民心所向,世家也无能阻拦。”

周放说罢沉吟不语。

师爷又道:“那这事要不要禀报给许太傅?”

“不要,免得徒生事端。”

“做好我们自己的事,要是东阳县缺水的困境解决不了,我连县令都没得做。”

师爷应是。

不由得也思考起来,若是周放投靠穆城主。

她能封自己什么官职呢?

穆清宁送走周放,就去内院看两个弟弟念书。

她请了一个举人身份的夫子给他们授课。

此时,穆凌云和穆凌志都在专心学习资治通鉴。

读史可明智,她对两个弟弟的栽培方向是文武双全。

骑马可打天下,下马可安邦治国。

见穆清宁过来,夫子没有停止授课。

两个弟弟朝她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高声朗朗诵读书本上的文章。

她听了会就去府衙处理公务。

目前益都和广城的政务都是她亲自处理批阅。

官员是她自己选拔任用的,都很务实,在各自的岗位兢兢业业,她这个城主省心不少。

穆清宁重农抑商,行办作坊,百姓都有事做,连邻里纠纷很少。

不过,她还是看到一个官司上报。

有个妇人毒杀了她的丈夫,原因是她丈夫养了外室,她怨恨在心,便暗自下毒报复。

这个案子发生在广城县。

主事官请示用什么律法惩治合适。

若是按照镛国的律法,必定是秋后斩立决。

穆清宁自己都是被下堂的,自然对这个案子另有考虑。

提笔批复:【三日之后,本城主亲自前往广城审理此案,于菜市场公开审案。】

【你们收集齐全证据,查明前因后果,不可有任何遗漏。】

没有批复斩立决。

批复完这份奏报。

有护卫进来通报。

“城主,有一批押送流放人员的官差路过此地,想入城休息,他们还说与穆城主您认识。”

“可有报上姓名?”

“为首的官差叫章行舟,他还说他与城主有恩情,是故人。”

穆清宁失笑,这倒是个厚脸皮的。

“请他们进城,直接送到府衙大厅,本城主要亲自见他们。”

“另外,备一些茶水和糕点招待。”

“是!”

护卫领命而去。

穆清宁继续批改奏报,副将赵飞拿着一份密报过来。

“城主,睿王的飞鸽传书。”

穆清宁神情微动,“送亲团如今到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