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老画匠
林北心里有了预感,立马想到了那个人。
好不容易捡到五根金条,却因为胆小怕事,不敢拿出来花掉,最终穷了一辈子。
“好的,我知道了!”
马四海就是来传话的,都是一个村里长大变老,心里不免有些感伤。
生老病死,从生下来那天就已经注定。
别管是穷还是富,有权有势或者是平庸百姓,都会有这么一天。
上房的窗框,全都换上了新玻璃,缝隙用白水泥来填充,这样能够做到不漏风。
两边睡觉的地方,地上摆着火炉子,炉火这会儿烧的正旺。
进家一点都没觉得冷,跟提前进入夏天似的,干活的工人都得把棉衣脱掉。
墙上抹了一层泥皮,夜晚天气冷防止内部水分结冰,墙壁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隆起。
烧火更多的作用,是为了加快水份蒸发,能早点搬进来入住。
“再有两三天时间,屋里估摸着干差不多了,住人的话没什么问题。”
周建国正踩着凳子,往屋顶的木头架子上糊麻纸,还差不多一片完工了。
要说彻底干透,起码要等半年时间,提前入住并没有影响。
“终于可以分开睡了,一家人挤在一条炕上,实在是太不方便。”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林北都快等不及了,收拾好了立马搬过来。
都说儿大避母,自已长大成人,不能总跟娘睡一个屋里。
晚上起夜的时候,或者平时睡觉换洗衣服,避免不了会看见些啥。
再加上结了婚娶了媳妇,晚上两口子那点事,都得尽力克制,憋着不发出大动静。
也就是娘通情达理,过些日子带着妹妹出门,主动把房子给两人让出来。
一次两次还行,长久肯定不是个办法,尤其小妹也在一天天长大。
“等你和娟子搬过来,不得放开了手脚大干,我特意给搭土炕的炕板,下边又垫了一层,不然非让你小子整塌了不可。”
凡事要考虑周到,盘土炕周建国是专业的,这要是办正事的时候炕塌了。
回头不得找他算账。
林北嘿嘿一笑,紧接着丢给他一记白眼。
“你知道的太多了!”
土炕上坐着个老头,六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戴着副老花眼镜,手里拿着根画笔,正聚精会神在墙围上画画。
先是用嫩绿色的油漆打底,这部分上午完成了,下午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勾勒线条绘画。
别看上了年纪,手里有真功夫,也不用事先起草稿,直接下笔成型。
勾勒出的线条既匀称又笔直,拿尺子比划着,也不过如此。
“这就是你说的画匠对吧,速度还挺快的。”
早上离开的时候,墙围上还啥都没有,这会儿都已经快完工了。
“老头以前就在庙里边画佛像,在塔河县也算小有名气,搁以前请都请不到。”
老画匠姓袁,名字叫做袁青山,由于成名比较早,人们也称呼他小画圣。
周建国介绍着,老头四岁开始就能作画,九岁跟了师父学艺,十五岁就能接活。
不管是佛庙寺院,还是大户人员盖新房子,亦或者是临摹山水。
画过的画加起来得有几万幅,动笔之前脑子里早就想好画什么,别的画匠三天的活,他一天就能干完。
“就是老头的工费有点贵,谈好了一天十块钱,这事儿我没找你商量就定了。”
一天十块钱,外边干重活那些工人,勉强才能拿六七块。
知道老周心里咋想的,怕擅自做主自已会生气,担心完全多余了。
“就凭老头的画工,人家就值这个价钱,要不是灾荒年代,也不会来老金沟这地方。”
能请来高人,给自已家的墙壁作画,也算是自已的荣幸。
虽说没打过交道,此前也不认识,可从老头的背影能看得出来,有那么几分傲骨。
注意到老头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画画的时候也是用的左手那笔。
当着人家不好意思多问,后来才得知了实情,着实让人敬佩。
当年小鬼子侵占了东四省,为了宣扬什么狗日的文化,在塔河县修建庙宇,供奉什么天照大神。
那群畜生里边,没一个懂绘画艺术的,打听到了袁青山的住处,就把他抓到了宪兵队。
先是用重金赏赐诱惑,没能得逞又改变了主意,各种的刑具使了个遍。
袁青山只有一句话,宁死不给小鬼子动画笔,甚至将自已拿笔那只手,咬下两根手指明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有口精气神吊着。
“我看这样好了,在十块钱的基础上,再加五块钱。”
看得出老头是个老烟枪,只是抽烟的时候,点上抽几口就掐灭,过会儿再点上。
一根烟能来回重复许多次,猜到他家里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身上穿的衣服,多处都打着补丁,不过倒也干净得体。
老头放下手中的画笔,他耳朵又不聋,两人的谈话全都能听得见。
心想还真遇见怪事,别的主家都在想法子压工钱,还从来没见过有人主动涨的。
“小伙子你得好意心领了,我这人向来是说话算话,谈好每天十块钱,多一分我也不会要。”
袁青山打小识文断字,是画匠但也能算半个读书人,仁义礼智信刻在骨子里。
“老爷子贵庚?”
“花甲之年,再添三秋。”
林北盘算了一下,花甲是六十岁,再添三秋就是六十三。
“光绪二十四年生人,也就咱们这地方偏了些,要搁四九城那块,没准您还见过老佛爷。”
袁青山也就是随口说了句,想要考一考这个年轻人,是有真才实学,还是一窍不通的棒槌。
结果人家不仅知晓自已的年龄,还推算出他是哪年生的。
“嘿,还真让你小子说着了,我小时候就是打四九城拜师学艺,真进过皇宫里边。”
提起自已的过往经历,老头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变得格外精神。
“不过我那会儿年纪还小,就是跟着师傅进宫,给人家做些修补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