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华阴遭遇

第五十七章 华阴遭遇

渭水河南岸,董瑜都不记得自己几次横渡渭水了。

这次董瑜带着李利的大军先是在左冯翊的重泉、临晋、襄德一带兜了个大圈,然后径直南下,越过渭水河重新进入京兆尹的地界。

此处距离之前伏击白波军的华阴小道已然不远,向东百里,就是渭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

那里还有王传缴获的大量渡船。

眼看突围在望,但是董瑜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因为李利外加李傕带来的兵马,已经有近六万人。

六万人布开口袋阵,一点点的压缩着董瑜的纵深空间,这也迫使着董瑜的军队不得不一直往东。

而且李傕这次是将大军打散,分成大大小小数十支队伍,先头部队也是一人两骑,行进速度丝毫不亚于他们。

李傕的军队几队追击,几队穿插,几队迂回。

董瑜此时手中有超过七千骑,根本无法隐藏踪迹,所以只能疲于奔命,甚至连歇息的功夫都没有,将士们可谓是又饿又乏。

但董瑜不敢停留,他知道一旦被李傕的军队黏上了,基本就走脱不了了。

故而虽然他一人两骑,但此时也已快到强弩之末了。

……

“主公,不少弟兄坚持不住了,咱们是不是稍微休整一下。”

董瑜听到李蔚的话,缓缓勒停了战马,哪怕以他这样的体质,连着三日的奔波,也有些吃不消了,更遑论其他人。

董瑜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华阴小道,言道:“那就下令休整吧,让斥候在向外铺开十里,将士们甲不离身,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

……

董瑜的军令也让疲惫的将士们稍稍松了口气,他们纷纷翻身下马,甩动着下肢,缓解着长时间驾马带来的麻木。有的将士开始就近寻找柴火,准备埋锅做点热乎的。

董瑜刚寻到一块岩石准备歇歇脚,便有斥候来报:“西面与西北面都有发现敌军骑兵,规模都在三四千人上下。”

董瑜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这些追兵真是阴魂不散,估计胡封真的是把李傕刺激狠了,竟追得如此不遗余力。

董瑜连忙道:“传令下去,全员上马,我们朝着华阴小道退去。”

一旁的董越愤怒的道:“他娘的,在跑下去军心都涣散了,依末将之见,咱们直接回身吃掉追兵,也就那么三四千人,给末将四千人,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徐晃劝道:“不可意气用事,追兵之间相隔只有几十里,中间都有斥候相连,一处发生战事,很快四面就会合围而来,他们巴不得我们回头应战呢。”

这时贾诩在陈杰的护送下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

此时的贾诩面色有些苍白,他走上来便急声道:“主公,怎么会在此处停下?”

贾诩一直被保护在中军处,所以董瑜下令停歇的时候,他并不在董瑜身旁。

董瑜回道:“将士们都很疲惫了,吾想着让弟兄们稍微歇息一下。”

“哎呀,主公啊,此处向东就是华阴小道,吾等在此处歇息,李傕只要有一军绕往华阴小道,截住道口,咱们就真成瓮中之鳖了。”

董瑜立刻反应过来,他才穿越来多久,还算不上什么沙场宿将,在这种问题上出错还是情有可原的。

重点是要及时纠正错误,董瑜赶忙道:“快,传令全军,即刻上马,立刻出发。”

军中自是一阵混乱,但好在这里大部分人都是久经沙场,还有不少出自亲卫营的精锐,故而混乱并未持续多久。

大军再度开拔,七千骑士,数万战马,奔腾间,扬起漫天风沙。

这样的动静,想要隐藏踪迹都难。

大军又行进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华阴道口。

不等董瑜松口气,异变却突然发生。

只见华阴道口北面方向烟尘滚滚,一支三四千人的骑兵队伍正径直穿插而来。

他们显然也发现了董瑜的大军,只见他们立即调转方向,朝着董瑜大军发动冲锋。

对方明明人数劣势,但气势却一点不弱。

董瑜知道这仗必须打,对方已经卡在了己方的必经之路上,这仗不仅要打,还得速胜才行,不然等身后的追兵到来,那就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所以董瑜想都没想,立刻让令官吹响冲锋号角,前军迅速拉开冲锋阵型,朝着敌军冲杀而去。

双方越靠越近,董瑜一马当先,他也看到了对方扬起的旗帜。上书“飞熊”!

……

董瑜看到旗帜,瞳孔忍不住一缩。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和飞熊军打交道了,其战力绝对是顶级的,想要快速击溃眼前之敌,只怕千难万难。

董瑜虎吼一声,手中盘古开天斧高举过顶,直接无视了眼前直刺而来的长枪。

随后开天斧以力劈华山之势,直劈而下,眼前飞熊骑连惨叫都来不及,便被劈飞出去。

双方骑阵也在这一刻猛烈的撞在一起……

只见董瑜一斧劈出之后,立刻

反手提斧,一个半月斩再度扫飞交错而过的两名骑兵,收斧的同时再次撞飞一人。

眼看冲锋在前的主将如此威猛,将士们瞬间气势大振,七千骑兵如潮水般涌动。

反观飞熊骑,他们仿佛像是撞在了礁石之上,战斗从一开始,胜利的天枰便已向董瑜倾斜。

董瑜这七千人,有从飞熊军精锐中遴选上来的亲卫军,还有胡封带回来的不少原飞熊军将士。士卒的精锐程度一点不逊色于眼前飞熊军。

再加上董瑜这边,不仅有打头的董瑜,还有徐晃、姜冏等大将如猛龙出渊般在敌阵内左突右冲,所以哪怕是如飞熊军这般威猛的军队,也在第一时间被打出了颓势。

……

但好景不长,随着战事的拖延,战场后方已经隐隐有烟尘出现,追兵眼看就要到来。

此时董瑜身陷战局之中,也只能咬紧牙关凿穿眼前敌军。

随着董瑜再度挥出长斧,眼前压力瞬间一轻,他已经成功杀穿了飞熊军。

但此时大部分部曲还在乱局之中。

董瑜咬了咬牙,再度挥起战斧,反身杀了回去。

……

眼看着追兵马上加入战场,董瑜的将士们也开始出现了混乱的势头。

但是当他们看到董瑜重新杀入战阵,将士们士气再度拔高,他们怒吼着挥动着兵器杀向面前敌人。

而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中军,也在董瑜将士们的奋勇下,缓缓杀出飞熊军的牵制。

双方还在厮杀,战场上每一刻都有人丧命,但双方主力位置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董瑜军原本是由西向东冲锋,此时大部分军队已经到了战场的东面。

董瑜立刻指挥着杀出战阵的将士朝华阴道退去,现在这种情况,该舍弃的就得舍弃,保住大部队才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