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战后清点
眼看着身旁亲卫马失前蹄,人也甩飞出去,半天爬不起来,董瑜深知此时将士们都到了强弩之末。
很多战马此时口中都泛起了白沫。
董瑜勒停战马,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得休整了,在跑下去不用等李傕追来,他们自己就得跑死在这里。
董瑜翻身下马,搀扶起摔落马背的那个亲卫,伸手为其拍去尘土,言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整,让各部将领清点战损。”
……
董瑜说完便寻了块干燥的石头坐了下来,此时他也身心俱疲,急需休息一番。
没过多久,将士们已经纷纷升起了篝火,大家围坐于篝火旁,烤着手中的干粮。
此处左近就有一条小溪,取水倒也不难。
董瑜正闭目养神,忽然闻到一股肉香,他猛然睁开双眸,只见不远处的篝火处,贾诩与几位朝中大臣人手一串肉块,正烤得不亦乐乎。
董瑜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接过贾诩烤得半生不熟的肉块,一口就吃了大半。
没有熟透的肉块还渗着鲜血,没有加任何调味料就更谈不上美味了。
但对此时饿极了的董瑜来说,还有什么比手中肉块还好吃的?
董瑜三两口就吃完了手中肉,在看去时,贾诩已经架起了五六串新的肉块。。
“主公啊,这马肉多的是,想吃多少有多少,但肉还是要烤熟了吃比较好。”
董瑜牵起嘴角,不以为意的坐在贾诩身旁,言道:“饿极了生肉都可食用,哪里还管熟没熟的。”
一旁的大鸿胪周奂翻了个白眼,冷然道:“莽夫就是莽夫,茹毛饮血的,简直斯文扫地。”
董瑜抬眼看去,只见周奂蓬头垢面的,就连头冠也不知所踪,整个人看起来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哪里还有一点大儒的风范。
在看他身旁,无论是崔烈还是赵温,情况都好不到哪去。
董瑜也懒得理会周奂,毕竟将人强行带在身边,四处转战就算了,还让人身陷险地。人家心中愤懑也情有可原嘛。
见董瑜不搭话,只是眼巴巴的看着被烤得滋滋作响的马肉,周奂也没了继续怼董瑜的兴致。
崔烈小口小口的抿着水,苦笑道:“不知公子欲将吾等带往何处?”
董瑜眼皮都不抬一下,言道:“不是吾要将几位大人带往何处,如今放尔等离开,尔等如何走出这深山?”
赵温言道:“吾等皆为朝廷命官,公子何不放吾等归去?”
董瑜终于抬起眼皮打量了一眼赵温,心想着这位老兄莫不是脑子有病?
现在放你,之前抓你干什么?
赵温仿佛看出了董瑜的心思,连忙赔笑道:“公子当日在宣平城楼下打杀公卿大臣,实乃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在杀吾等,于公子的名声极为不利。不如放吾等归去,还能搏个美名,如何?”
崔烈眼睛一亮,附和道:“对呀,公子,吾等也都上了年纪,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于军中也无甚助力,还徒耗粮食,不如……”
崔烈话还没说完,便被董瑜挥手打断了。
董瑜理都不想理这几个活宝,他从篝火上取下一块马肉,也不管马肉滚烫,直接送入了口中。
随后含糊不清的道:“贾诩,汝说!”
贾诩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瞪大双眼看着董瑜:“我?我说?我说啥?”董瑜对着几位老大人努了努嘴。
贾诩立刻苦笑起来,他可不想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
但董瑜都交代了,贾诩也不好不办。
只听贾诩笑道:“几位大人也莫要心急,如今几位都在吾军军中,先不说几位回返长安面对李傕要怎么交代,就说这外间乱军驰骋,能不能安然回到长安都是个问题。再者,如今群雄并起,中原大地战火连连,外族更是虎视眈眈。”
“吾家主公心系大汉河山,又怎忍看着边关百姓受苦,又怎能容许外族踏马入境呢?”
“吾家主公已经决定北上并州,为大汉守好五原、云中之地,抵御胡族入侵。诸位大人都是万众敬仰的贤者,何不随吾主一起,建功边塞,青史留名?”
三位老大人顿时面面相觑,要他们跟着董瑜去塞北?
开什么玩笑?
但…但好像也没有反抗的余地啊!
就在三人想说点什么,好打消董瑜这荒诞的想法时,李蔚已经面色沉重的走了过来。
李蔚对着在场众人拱了拱手,随后沉声道:“主公,战损已经统计出来了。”
董瑜看了一眼李蔚的脸色,心中也是一叹。
他知道此战的损失一定很大,但看到李蔚的神色,只怕损失只会比预料中的更大。
不过董瑜此时内心也已经很强大了,他穿越至今,看到的死人还少么?他亲手斩杀的都有百位数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如果接受不了袍泽的牺牲,那就别谈带兵打仗了。
董瑜直视着李蔚的目光,言道:“说吧!”
“经各部曲统计,此战吾方共损失两千一百人。其中,亲卫营将士损失一十六人,原飞熊军损失七十三人,其余各部曲合共损失两千零一十一人。目前军中连带各级将官,还有五千一百二十二人。”
这样的战损比例已经非常夸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战损,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都足以导致一支军队出现大规模溃败了。
倒不是说这些战损都是死伤,肯定是有不少人走失的,比如没有冲入华阴小道的,亦或者被乱军冲往他处的。
毕竟董瑜打的是突围战,战场纷乱,又怎么可能杀穿敌阵后,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走呢。
董瑜点了点头,示意李蔚继续汇报。
李蔚把头低得更低,只听他沉声道:“将领方面,董越将军死于乱军之中,徐晃将军与杨志将军不知所踪。”
董瑜这下就真的坐不住了,只见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且不说徐晃对他的重要性,只说一向忠心的董越,还有被他寄予厚望的小将杨志……这波损失不可谓不大。
贾诩看出了董瑜眼中的哀伤,他担心董瑜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决定,连忙道:“主公既有鸿鹄之志,那伴随的死伤就在所难免,还请主公以大局为重,切莫意气用事。”
董瑜背过手,沉默良久,随后言道:“先生放心便是,瑜心中有数。”
这一刻,无论是贾诩,还是另外三个还在篝火旁看热闹的大儒,眼中都闪过惊奇之色。
要知道董瑜才一十五岁,这个年纪,就有这般手腕与心境,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