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外界消息

对于大军中的其他损失,董瑜倒是不在意。

比如战马走失了近两万匹,这些战马大多都是从胡封从李应处夺来的,损失就损失了。

这场遭遇战要不是战马群在后隔绝开了追兵的夹击,只怕此战战损只会更高。

所以董瑜一点也不心疼,总之物有所值就是好的。

……

这时,大军后方忽然人声鼎沸,董瑜赶忙站起身来,朝着后方眺望,莫不是追兵这么快又追来了?

敌人都不用休整的么?

李蔚赶忙叫来亲卫,言道:“赶紧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亲卫领命而去,周围的士卒也纷纷站起身来,他们紧握着兵器,神色虽然疲惫,但是战意却不减分毫。

董瑜见此,也忍不住心中喜悦,有这样的强军作为班底,假以时日,定能孵化出一支规模恐怖的敢战之军。

不过片刻,那亲卫便带着两骑匆匆而回。

打老远,董瑜就听到了徐晃那爽朗的笑声。

董瑜与李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笑意。

他们急忙迎了上去。

对面来的两骑正是前番不知所踪的杨志与徐晃,见两位大将都没事,董瑜悬着的心也安定下来。

二将显然也看到了董瑜,他们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董瑜面前。

“末将徐晃/杨志,拜见主公。”

董瑜上前两步将二位扶起,欣喜的道:“二位将军归来,吾心安已。”

徐晃言道:“末将杀出重围后,见阵中还有不少吾方将士,便回身杀入,眼看中军脱离敌人的纠缠退往华阴小道,末将干脆就带着人断后了。此番末将带回六百将士,战马三千。”

董瑜点了点头,这么看来,损失又缩减了不小。

杨志拱手言道:“末将杀出重围后,见多有将士不知方向四散开来,战马如是。于是末将便沿东南方向收拢将士和战马,此番也带回了四百将士,战马四千。”

“好,好,好啊!”

董瑜连道了三声好,随后言道:“二位将军辛苦,快下去休整一番,明日吾等还得向东行进。”

二将领命正要退去,杨志忽然想到了什么,言道:“主公,末将在途中抓了一员敌军将官,还请主公发落。”

董瑜大喜,连忙道:“将人带上来。”

自从李傕亲自率军来追,董瑜这几日都在东奔西窜的,与外界的信息已然隔绝。

此时有这么一个敌军将官,那就可以问出不少外界的信息了。

很快,人就被带了上来。

董瑜看着这个身材略矮的将领,询问道:“汝叫什么名字。”

那将领也算硬气,仰着头不看董瑜。

董瑜可不惯着,直接挥手道:“来人,将他拖下去先剁十指,若他还不肯说,那就剥其头皮,如果还是不肯说,便剜去口鼻,让他再也不用说了。”

那将领双眸露出惊恐之色,人也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叫嚷道:“在下,在下李刚,在下李刚,在下说,在下什么都说。”

董瑜莞尔一笑:“李刚?你这一点也不刚啊,吾话还未说完呢,什么剥皮揎草啊,点天灯啊,小刀拉肠子啊……”

李刚吓得整个人匍匐在地,颤抖的道:“在下知罪…在下知罪……还请将军饶命啊……”

这下子李刚彻底没了刚刚的硬气,整个人如同烂泥般瘫在地上,身后的将士想将其拉起来都费劲。

董瑜微微一笑,询问道:“汝叫李刚,与那李傕可有关系?”

“回将军话,小人怎会与大将军有关系,小…小人是李应将军的亲卫将领,因得李应将军信赖,特赐姓李。”

董瑜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也就是刚刚的遭遇战,咱是跟李应对上了?”

李刚摇头道:“李应将军还来不及支援过来,领兵截路的是李利将军。”

董瑜好奇道:“汝不是李应的亲卫将领吗?怎么与那李利搅合到一起了?”

李刚苦笑道:“外间大部分部曲都是如此,因为大将军严令,众人不敢懈怠,这一路上大家都追之甚极,接连几日下来,掉队的兄弟就不计其数了,所以大家掉队休整后,都会就近加入附近的部曲,这就导致了现在这种情况。”

董瑜闻言眼神一亮,贾诩也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部曲之间,想要发挥强大的战力,就需要令行禁止,众人协同,不然与散兵游勇何异?

李傕这么追也是迫不得已,不如此根本就沾不上董瑜的边。

但这么做弊端也会很多,比如是公报私仇的,亦或者两军原本不合互相刁难对方手下的,更有甚者,逃兵也会屡见不鲜。

最重要的是,这种军队混杂的情况多了,很容易导致指挥失灵,毕竟每个部曲的旗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所以董瑜与贾诩听到这个消息,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李傕必须得停下整军了。

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更多喘息的空间。

董瑜心中稍定,他找了个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身旁亲卫也递过来一碗刚刚出炉的肉汤。

董瑜吹了两下,抿了一口,才继续问道:“近期外界还有什么动态,把汝知道的都详细说说。”

李刚一愣,弱弱的问道:“什么动态?”

贾诩有时候也不是很理解董瑜嘴里说出的新词汇,但他还是帮忙解释道:“比如左冯翊,比如长安,近期可有什么消息?”

李刚恍然,连忙道:“池阳城已经被大将军拿下了,就在李利将军撤去围城没多久,城中守军就北退了,大将军让人接手了池阳城。不过池阳城都被搬空了,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

贾诩与董瑜对视了一眼,二人都是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

原本他们就让董旻在李傕军到来之前,提前撤退。

而董旻却留了下来,带着为数不多的军民一同抵御了李利整整三天的强攻。

李刚继续道:“不过军中有传言,李利将军撤围之前,曾一箭射中池阳守将的面门,只怕此时那守将已经身亡了。”

董瑜瞳孔一缩,缓缓的闭上眼睛平复心情。

他与便宜老爹董卓的关系都算不得什么,更遑论便宜叔父董旻了。

只是在知道这一世的亲人先后离他而去,那种血缘上的羁绊,还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而且不得不说,无论是董卓还是董旻。

董瑜接触下来,都不觉得这两人是恶人。

可能对待自己人与对待外人,他们拿出的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吧。

董旻还是为了百姓断后而死,比之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政客,不知要好上多少。这怎么也当得起一句“当世英豪”了。

李刚见董瑜神情有异,急忙岔开话题道:“还有…还有长安城中,就在大将军兵出长安的那天,有个叫做胡赤儿的拎着牛辅将军的人头回来请赏……”

董瑜猛然睁开眼睛,看来便宜姐夫也没逃过历史的命运。

只是可怜了他的大姐,年纪轻轻就得守寡了。

贾诩揉了揉额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刚。

你说这小子刚吧,他被董瑜这么一吓就啥都说了。

你说这小子不刚吧,这条条消息都直指人家的亲人,而且无一例外,全是最坏的结果。

这真是在死亡线上疯狂蹦跶,也不怕下一刻就被董瑜拉下去砍了头。

贾诩想着在这小子死前,再问点有用的消息,于是开口问道:“弘农那边呢,可有消息传来?”

李刚眨巴着双眼看着贾诩,显然没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贾诩心中一叹,看来是没什么消息传来了,不然这小子不可能是这个表情。

董瑜也明白贾诩的意思,他挥手示意左右将这个人带了下去。

随后对着贾诩言道:“已经快二十天了,朱儁那边还没消息……”

贾诩点头道:“毕竟是要传诏整个中原,慢一点也属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