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总是这么说

陈万里这兵举得名不正言不顺,好似巷子口孩童过家家一般,稀里糊涂的造反,又迷离迷糊地丢了印玺,到最后,声势浩大的造反如同过眼的云雨烟,眨眼间就消失不见。

长安城,御书房内,看着面前报喜的文书,永元帝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底下人汗津津的,无一例外地跪在地上,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

许久,等膝盖都跪到发麻发痛,高坐龙椅上的那位依旧丝毫未动。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碰霉头,于是只好忍着。

“这些事,朕都知道了。”永元帝漫不经心说着,可眼角余光依旧在打量着底下众人。

知道了什么?

是平叛成功,还是长女受伤?

各人心怀鬼胎,谁都不敢第一个开口,生怕被当做了出头鸟。

当然,总得有第一个开头的。

大理寺少卿花誉开口,拐弯抹角地将话题引到陈万里身上:“启禀圣上,大理寺已经将前凉州城总督陈万里等人捉拿归案。谋逆此等大罪,按大齐律法,理应……诛九族。”

单看最后的结果,其实还不至于诛九族,可他故意将罪名说的更重些。

果然,永元帝抬起头,第一次正眼打量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大理寺少卿。

“这是大理寺商讨出来的,还是你自己认为的?”

花誉沉默片刻,道:“……是大理寺商讨出来的。”

这样的罪名,按照律法处置即可。可诛九族乃是大罪,犯人名单目录都需要永元帝一一过目。所以他才能借着这个名头第一个站起身。

“前些天朕的御书房里闯进来一个小姑娘……”永元帝冷冷打量底下跪着的众人,犀利的眼睛没有错过任何人的表情。

此话一出,有隐约猜到了什么,身子抖如筛糠。

御书房是什么地方,凡是进来人都要再三搜身,怎么会平白无故闯进来一个姑娘。

“那姑娘倒是胆子大,看在她一路半生半死的模样,朕也不想过多计较。”

不过多计较?

已经有人猜出来说的是谁了。

前段时间莫名多出来一个县主,怎能不让人起疑呢。

不过眼下倒没有不长眼的凑上去,来一句:圣上英明。

还算有点眼力见,永元帝觉得有些欣慰,那点俸禄总算没有白发。

说起俸禄,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少……该用什么样的名头,多给他们发点银子呢?

永元帝陷入沉思。殊不知这样的沉默落在底下人眼里,又掀起多少惊涛骇浪。

“圣上,臣有一事要禀报圣上。”年老的颜丞相颤颤巍巍起身,跪在中间,声音十分疲惫:“臣听闻陈万里的一双儿女暗中协助扶光公主一事,臣虽看不上陈万里此人,但祈求圣上能看在这二人忠心耿耿的份上,求圣上饶他们一命。”

他不说还好,一说,永元帝瞬间起了疑心。长安城的颜家什么时候和远在凉州城的陈万里有了关系。

“颜爱卿,你知道的还不少啊。”他故作平淡地说着,一双狭长的眸子紧紧盯着颜丞相。

不知是不是因为老了,颜丞相显得游刃有余,甚至不咸不淡地回了句:“圣上是有儿有女的福气人,自然明白陈家儿女主动隐匿官家大印、与生父割袍断义是何种行为。”

说白了,也亏得沾了一个忠君的名头,否则先送到京兆尹打二十板子。

永元帝蓦地笑了,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颜爱卿这张嘴啊,可真是让朕又爱又恨。”

“微臣惶恐。”颜丞相立马接上他的话,生怕这位阴晴不定的皇帝翻旧账。

再翻下去,可就要动到先帝头上了,他还没这么不长眼,第一个当祭天的猪头。

“行了行了,这些场面话朕也听腻了。”永元帝貌似无意翻过面前的奏折,淡淡说道:“都起来吧。”

奏折里面夹着一封密信,上面一笔一划写着“凉州城发现死士”的消息。

死士?

他冷笑。

不知这次又会掀了谁的家底,永元帝莫名期待起来。

可等结果真的到自己手中的时候,他不免讶异起来。

“你的意思是,这些死士的首领……是一名与朕七分像的中年女人?”

鄢凌垂下头,半张脸藏在阴影里:“臣无能,未能探查到那人的真实身份。不过说来也奇怪,据可靠消息,那名中年女子称扶光大殿下……”她顿了顿,看了一眼永元帝的神色,继续道:“是她的亲侄女。”

“啪——”地一声,面前的立刻被摔了个粉碎。

御书房内黑压压跪了一片,生怕动作晚了一步,就被当做出气筒。

“你再说一遍!”

“那名女子称扶光大殿下是她的亲侄女。”

不大的屋子内,鄢凌中气十足的声音铿锵有力。

良久,久到李德福膝盖发麻的时候,永元帝才从沉默中抬起头来。

“去找!务必把人找回来!”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人哪是什么江湖浪人,而是他早已死去多年的亲姐姐——长宁长公主褚又清。

霎时间,御书房乌泱泱跑出去大片人,四散奔走相告:“长宁长公主不日便要回宫,务必侍弄!”

可惜消息传到凉州城内地时候,黎昭仍旧昏迷不醒。

梦里起起伏伏,好似一片镜花水月,看不透也摸不着。

又做梦了吗?

那这次会是哪里呢?

奇怪的是,这次并不是穿越前的场景,而是在长安城内,准确一点来说,则是皇宫里。

她低头看着手中长剑,面露愕然:这是怎么回事?

“母亲又要将儿臣放在这里吗?”一个小娃娃扑在黎昭怀里,轻蹭着她的衣袖。

声音软软的,反倒听不出男女。

“啊?啊。”她暂时放下手里的长剑,抱起小娃娃。

小娃娃生得粉雕玉琢,眼睛很大很圆,像两颗黑葡萄一般。

“母亲何时能多陪陪儿臣?”

“等过两日闲下来吧。”黎昭敷衍着。

谁料小娃娃只是叹了口气,道:“母亲往日总是这么说。”

小娃娃没有责怪她,而是委屈巴巴地眨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