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训练新兵
杨小龙在散会时叫住两人说道:“余二和赵美人暂且留下叙话,其他人随瑶景玉去后勤处领取所需补给,现在大家可以散会了。”
众人离开,杨小龙命人送来两副崭新的银色纹山甲,对着余二道:
“这两副银色纹山甲是我送予你和二狗子的礼物,作为你们死守九孔桥的奖励,下次再出战时记得将其穿上,关键时刻能保你性命。”
“还有,你虽然是文官,也要适当锻炼下身体,要不然你现在这副瘦弱的身体可撑不起这副铠甲。”
余二情不自禁的用手抚摸银灿灿的铠甲,他心中清楚,这样的一副纹山甲的价值是百两银子,自己种一辈子地都买不起。
现在能得到此铠甲,那就代表自己不光得到了杨小龙的认可,更得到团练内部的认同,现在自己已经正式成为团练中的一员。
杨小龙盯着余二的表情,继续说道:“浙南剿匪期间,你要带领民团南下,迅速对附近几县内的贼民进行清剿。”
“俗话说,重症需要猛药,该杀人时就不能手软。”
“要不然等团练剿匪走后,那些贼民又会聚集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新的山贼团伙,为了防止贼寇死灰复燃,就要辛苦你了。”
余二站直身子道:“恩公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也会掌握好执法力度。”
“保证在少死人的情况下,彻底将浙江山区内假扮倭寇打劫的不良习俗铲除的干干净净。”
杨小龙满意道:“你的民团上次参加战斗时暴露出很多问题。”
“其中除了日常训练不足外,最严重的就是他们未杀过人见过血。”
“今晚你集合民团,随赵美人训练的新兵一同参加特别军事训练,希望这次训练能让你的部下有所长进一些。”
余二扭头望向赵美人,赵美人走过来嘿嘿笑道:“余二,你手下民团虽然见过血,但他们大部分依然是村民,未真正杀过人。”
“今晚正好有一大批被朝廷判处死刑的山贼要行刑,我就把这批死刑犯交给你的部下来试刀好了。”
余二对民团在九孔桥的表现也极为不满,三百名携带兵器的民团,还是占据地形优势的情况下,居然被七百余名手无寸铁的溃军所击败,想起来就感觉丢人现眼。
现在团练帮忙训练民团的战斗力,这简直是求之不得。
要是自己能在短时间内也练出一只能战的民团,那明年团练入闽剿匪作战,自己也能继续参与。
余二感谢道:“赵千户,今晚我将亲自前往监督民团训练,如有胆敢有人不服您的指挥,我定当场对其执行军法。”
杨小龙拍了拍余二肩膀道:“你民团的粮草和军饷,我会想办法替你向总督府申请调拨。”
“我只有一个要求,浙江地区必须彻底杜绝贼民伪装的假倭洗劫村庄的事件发生。”
雨点密密麻麻落下,在灰暗的天空中急速地落向地面上,临空划过无数道孤线,随风而动,犹如从天而降的利箭,一时间弥漫天空。
刘铁柱将最后一抹泥土盖在地面上,然后将铁锹插在一旁,用衣袖擦着脸色的汗水。
春雨的天气里,他却头顶冒着热气,脸是通红通红的。因为从深夜开始填土掩埋尸体的工作,使他全身大汗淋漓。
昨夜刘铁柱还凭借自己上过私塾,学过文化,受过一定教育的良心,拒绝余二下达的命令,随后被余二当场免去了副队长职务。
杀人训练时,刘铁柱被余二命令站在一旁观看。
刘铁柱眼含着热泪,看着蜷缩在地上的山贼俘虏,一个个的拉倒他们自己挖好的土坑前,被民团青年斩杀。
民团青年挥舞着刚配发的雁翎刀,砍向山贼俘虏的脖颈。
但绝大多数民团青年因手中的雁翎刀颤抖或斩杀时紧闭眼睛,使得雁翎刀偏离方向,斩杀对象也难以一时毙命。
被砍成重伤的山贼俘虏在地上垂死挣扎,在土坑里不停翻滚哀嚎。
而生性残暴的余二,却命令民团青年跳入土坑中去割下山贼俘虏的头颅。
全团练不足八百人,有五六百人都是在呕吐中才完成命令。
但也有近百人拒绝了余二以及赵美人的命令,他们不愿意杀俘虏。
随后他们和刘铁柱站在一旁,看着其余的民团青年继续杀人训练。
接近凌晨时分,训练基本结束。
余二将民团重新集合起来,对刘铁柱在内的百名民团青年讲道:“过去,你们可能是一名好的农夫、好的猎人。”
“在家,你们可能是一个好的丈夫、好的父亲。可现在,你们不是一名好的士兵!”
“以你们的现在的状态,我如果带你们上战场,那等于白白让你们送命。”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成为山贼和贼民宰杀的羔羊。由于你们今晚没能完成训练,抱歉!你们明日一早去领取一份银子回家种地去吧。”
“刘铁柱,你在县城上过私塾,我本对你予以重用,希望你可以成我的左膀右臂,没想到你会带头拒绝执行我的军令。”
“现在你可以回去收拾行装了,明日一早就离开军营回乡吧。”
余二的话,震惊了全民团青年。
民团青年以为余二会责骂没有完成训练的人,甚至可能动用军法来处置他们,就是没有想到余二会清退他们。
民团自成立以来,吃穿用度同团练相同,每个月领取的军饷是团练的一半,这种优厚的待遇比种地所赚要多多了,所有人当然都不想离开民团。
刘铁柱不服,高声道:“团长!我等只是不忍杀手无寸铁的老弱,又岂是贪生怕死之人?”
“在战场之上,我等自认不会比别人做的差。团长轻易妄下结论,说我等是无用之人,不需要我等,属下不服!”
“团长,用您教的话,君子喻于义!我等行之以义,坚守心中的仁义之道,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余二点点头说道:“刘铁柱你说自己是个有义有道德君子,能坚守自己的仁义道德。在下深感佩服!你们剩下的人也是这样想的吗?”
随后,余二又随意挑出十几人询问。
这些山民哪里读过书,听余二称刘铁柱为君子,并佩服刘铁柱,自己当然高声附和,说不定会让余二回心转意,将自己留下,于是全答道:“我等都是此想法!”
余二继续大声说道:“各位既然都是君子,都能‘其正身,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好!果然是君子行为!”
众人听不懂余二此话含义,但也觉得余二的话里貌似不像是在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