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门骑马之战(下)
公元7年2月15日,门骑马山脉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与死亡的气息。曾经人数众多、威风凛凛的格卫军,如今已元气大伤,大部分士兵都倒在了这片复杂的山脉之中,只剩下区区2800人。他们个个面容憔悴,身上带着或轻或重的伤,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绝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聪所率领的军队,虽然也经历了一番苦战,但依然保有2300人左右的兵力。这支军队的伤亡速度非常缓慢,在这残酷的战斗中,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出色的战斗素养。
格党卫军之所以伤亡如此惨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动态性战术的陌生。尽管其中有部分士兵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战斗,也尝试着去适应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那些“逆天”的战士一样迅速掌握。在这片复杂的山脉环境中,他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常常陷入赵聪军队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反观赵聪,他凭借着自己的英明才智,充分利用了山脉的各种复杂地形。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处沟壑和山口都了如指掌,将这些天然的地理优势转化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他巧妙地指挥着军队,对格卫军进行骚扰和打击,让敌人防不胜防。同时,他还善于统筹安排,将自己军队伤亡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此时,赵聪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周围的将士们,神情坚定而自信。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兄弟们,我们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大家看,这门骑马山脉最东部旁边的城池格王城,那里的苏里将领被大将军运费雨所牵制,不然的话,我们想要达到现在这样的惊人成绩可没那么容易。当然,除了现在这场战斗,大家都知道我前两年也曾创下过以800人胜过6000人的战绩。”
将士们听着赵聪的话,眼中满是敬佩。其中,除了那些跟着赵聪两年的老兵,一个年轻的将士不禁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我能像你一样有这样的军事才能,那该多好啊。我不早就被运费雨送进了军营里当顶级将士,可以帮助家人度过饥寒了。可惜呀,前年的一些天灾如干旱,夺走了我家人的命。都是因为钱不够,害得我们连找寻医的机会都没有。”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赵聪听了这位将士的话,心中一阵酸楚。他拍了拍这位将士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勇士,别气馁。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我虽然也是平民出身,但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各不相同。你跟我走的路不一样,但以后我罩着你,就像我照着妹妹赵柳一样。我们都是并肩作战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赵聪的话让这位将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着赵聪,用力地点了点头。随后,赵聪转身面向背后的将士兄弟们,大声问道:“兄弟们,我们想要赢吗?”
“想!”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山脉,仿佛要将这片阴霾驱散。
“好!”赵聪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今格卫军虽然还有一定的兵力,但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大家都清楚,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荣誉,更关乎着我们身后的百姓,关乎着国家的安宁。”
将士们听着赵聪的动员,士气大振。他们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赵聪再次发挥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根据格卫军的剩余兵力和分布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将军队分成几个小队,从不同的方向对格卫军进行包抄和围剿。
每个小队的士兵们都牢记着赵聪的战术要领,他们在山脉中灵活穿梭,利用地形的掩护,出其不意地对格卫军发动攻击。格卫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原本就已经疲惫不堪,此时更是乱了阵脚。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格卫军的防线逐渐被突破。他们开始节节败退,许多士兵在慌乱中放下武器,选择了投降。而赵聪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他们乘胜追击,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随着战斗的进行,格卫军的人数越来越少。最终,这场在门骑马山脉中的战斗以赵聪军队的胜利而告终。将士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骄傲和自豪。
赵聪站在战场中央,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也深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战斗结束后,赵聪对将士们进行了嘉奖和安抚。他特别关注了那位曾经倾诉过家庭不幸的将士,鼓励他要振作起来,在军队中继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对于格王城的局势,赵聪也时刻关注着。他知道,虽然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格王城的苏里将领依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过,他相信大将军运费雨有能力牵制住对方,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在这片曾经充满战火的门骑马山脉中,将士们开始清理战场,掩埋战友的尸体,救治受伤的士兵。他们知道,这场战斗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使命还远未完成。他们将带着这份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继续踏上新的征程。
在宿长城那巍峨且华丽的王宫里,国主萨东正端坐在宽敞的书房中,案几上堆积着一摞摞关于军事的奏折。窗外的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但此时的萨东却无暇欣赏这美景,他眉头紧锁,专注地批阅着手中的奏折,神情严肃而凝重。
北部防线的局势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然而目前呈上来的消息却大多是关于门骑马山脉最东部格王城的情况。格王城的某些将领似乎正在被大将军运费雨牵制,这让萨东的注意力暂时从北部防线转移了过来。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份奏折,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可以扭转局势的线索。
突然,书房的门被猛地推开,一名浑身是汗、气喘吁吁的将士冲了进来。他脚步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但还是强撑着身体,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大王!有两个消息,分为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您先听哪个?”
萨东原本专注的神情瞬间凝住,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那名将士,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声音低沉地说道:“先听好消息吧。”
将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急促的呼吸,说道:“好消息就是,我们找到苏里了!而且苏里正是格王城的某些将士之一,他正在与其他将士并肩作战,同时也在成功地牵制着大将军运费雨。”
听到这个消息,萨东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苏里是他极为看重的将领,智勇双全,之前一直下落不明,他一直担心苏里会心生异心,甚至叛变。如今得知苏里不仅平安无事,还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萨东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轻轻靠向椅背,长舒了一口气。
“那坏消息是什么呀?”萨东的语气明显轻松了许多。
然而,那名将士的脸色却变得更加难看,他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嘴唇也嗫嚅着,半晌才慌慌张张、结结巴巴地说道:“门骑马之战,我军9000格卫军被赵聪率领的3000人打得几乎快全军覆没!”
“什么?!”萨东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的双眼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扭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他的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这……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我们国家的精锐之兵啊,是经过5年,整整5年训练的军队啊,他们经验丰富,怎么会被一个农民出身的赵聪将领给打的溃不成军呀!”萨东的声音因为愤怒和震惊而变得嘶哑,他的身体也在不停地颤抖着。
那名将士吓得浑身一抖,他低着头,不敢直视萨东的眼睛,声音颤抖地说道:“大王,小的大胆询问一下行不行?”
萨东此时虽然怒火中烧,但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怒气,说道:“没事,随便问,我不会责罚于你的。”
将士颤颤巍巍地说道:“那就是,我们东萨维兰会不会被灭,被记朝军队彻底给灭掉?毕竟从前三年到现在,我们屡战屡败。”
萨东听了这话,犹如被一记重锤击中胸口,他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的思绪和担忧涌上心头。东萨维兰是他的国家,是他的心血,他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向灭亡呢?
他缓缓地坐回椅子上,双手抱头,陷入了沉思。许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说道:“不,我们不会灭亡!虽然这一战我们损失惨重,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我们还有其他的军队,还有无数忠诚的将士。我要重新整顿军队,制定新的战略,一定要让记朝军队付出惨痛的代价!”
那名将士看着萨东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站起身来,挺直了胸膛,说道:“大王,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誓死保卫东萨维兰!”
萨东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先下去吧,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其他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调遣。”
将士领命后,匆匆退了出去。萨东再次拿起桌上的奏折,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扭转战局,守护好自己的国家。此时,窗外的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但萨东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焰,那是对胜利的渴望,也是对国家的忠诚。
(未完待续,请等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