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为大明新天子清理出一条康庄大道
任以虚突然一愣,他带着朱棣所干的事情,不正好就是工业革命吗
就在任以虚愣神的时候,朱橚提出问题:“先生,这蒸汽火车当中,有许多锅炉的部件需要精细加工,不然很是会影响锅炉的效率,学生想知道怎么能够提高加工的精度”
“加工的精度”
任以虚下意识的便说出了口:“这种简陋版的锅炉,用放大镜应该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精度了吧”
“额,敢问先生,这放大镜又是何物能够将物体的精细所照出来吗”
朱橚虽然疑惑,但是眼睛中充满着期待,他知道,这或许又是先生的另一项发明。
任以虚一拍脑袋,突然想起来了,他由于眼睛看不见,下意识的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却是不知道这村子里是没有玻璃的,毕竟村子处在大山深处,与外界隔绝,没有玻璃,也不知道放大镜为何物也正常。
玻璃其实就是琉璃,朱橚在皇宫当中见到过,但是琉璃何其珍贵,那能够随随便便就可以打磨或者使用,于是就几乎没有人可以发现这琉璃的特性。
“这样吧,你明日再来,我今晚整理好玻璃的炼制之法,明日你过来时,我再来教你,记得提前物色好打磨的师父,玻璃烧制的场地,就跟烧瓷器的土窑差不多!”
本来朱橚应该回到自己的封地去的,但是朱元璋见到朱橚一直跟在任以虚身后搞研究,对于分封一事和权力等等也不在乎,便随他去了。
也就是老朱对自己手里的权力十分的放心,和绝对的掌控力,才能够如此,不然换做其他帝王,都不一定能够放心如此多的子嗣在成年之后,围绕自己身边。
朱元璋此刻端坐在奉天殿,批阅着从前方传来的奏疏,其中有徐达的,也有老四朱棣的。
其中便简述了此次出海,擒获高丽国王王禑的过程,同时水师挥向高丽国境内,吊民伐罪,征伐不臣!
朱棣在高丽国内血洗的手段没有隐瞒,完全展现在朱元璋面前,包括几乎全面清洗高丽国高层,以血腥手段镇压大小反抗的官员!
同时接手高丽国内残余兵马,接受了李成桂的投降。
朱元璋突然觉得这李成桂好像有些熟悉,顺着奏疏往下看,发现徐达在其中说到了李成桂的身世,这才想起来。
当年他们红巾军起义之时,刘福通手下的一支兵马曾欲借道高丽,从北方和南方主力之师夹击灭元,却遭到了李成桂手下兵马的阻拦,不过那一次双方都没讨到好。
或许也正是因此,让李成桂见识到了红巾军实力的恐怖之处,为今天的投降埋下了伏笔。
毕竟如今的李成桂见到以一己之力灭了红巾军其他势力的朱元璋,心中绝对万分忌惮,早些年只是起义的红巾军都那么强悍,而一统华夏的朱元璋的军队,又该多么强悍
故此李成桂第一个,举兵投降!
朱元璋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奏疏,主要是在看着朱棣的一系列动作,半晌之后,露出微笑。
“老四啊老四,从小就听人说你最像朕,果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你办事最符合朕的心意!”
朱元璋思忖着,或许有些事情,提前一些也并无不可!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已经撑不了几年了,每日总觉得身体大不如前。
还有自己的皇后,自从标儿去世后,悲痛过度,一时间竟然如同八九十的老姬一般!
“朕,还有当年一些与朕一起打天下的这些老兄弟们,都老了啊,这几年,也有不少人离世,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联,不忍他们继续操劳啊!”
这话,朱元璋没有遮掩,而是当着宫中太监和侍卫的面说出来的。
今日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当值,让追随朱元璋的时间也很长了,如今一听皇上竟然如此说道,并且不避讳,一时间心中惊恐万分!
莫非皇上是要学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宫中太监只是低着头,竖起耳朵听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倒是毛骧的举动令朱元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不过他也没有责怪,毛骧这些年,功劳苦劳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某些权臣,还有一些大臣仗着老资历,背后搞一些小动作,朱元璋可都是看在了眼里,最后这一段时间,他不仅让各方势力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天子!
同时,他还要为大明新的天子,清理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毛骧,你过来,朕有些事情要和你说!”
朱元璋招了招手,随后毛骧恭敬的走了过来,附耳倾听,朱元璋耳语几句之后,毛骧的神色变得异常严肃,随后恭敬退后,行礼离去!
毛骧虽然神色严肃,但是心底却是安稳的,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件事情办完之后,他就可以安全隐退,且子孙后代,依旧可以沐浴皇恩。
要知道,他们这种职业,知道了太多的秘密,哪怕其他的官员不弄死他们,皇帝都不一定会轻易饶过他,但是所幸,他跟随的是朱元璋,一代光明磊落的雄主!
毛骧走了之后,朱元璋随后对一旁的太监说道:“你去将咱家的宰辅请来,还有礼部和鸿泸寺诸位卿家!”
“奴婢遵命!”
太监小跑着出去了,很快,今日当值的诸位官员便到了现场。
这就相当于大明的最高领导开了一场小会,专门针对高丽国今后的政策进行讨论!
朱元璋简单的说了一下高丽国如今的情形,随后便等着诸位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争论的,唯一的点就在于,高丽国如今的王,该如何立
是从王禑的宗族里面选,还是另选他人
几乎所有的礼部官员都听着礼部尚书的话,觉着应该从王禑的宗族中选取,毕竟如今的社会,讲究一个宗族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