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81章 北冥有鱼

阿瓦恰湾入夜,王大虎与周蒙花在熊皮帐内设宴与村中头人会晤,炉中火炭红亮,铁锅炖着熊掌与大马哈鱼,香气四溢。酒至微醺时,伊捷尔缅年长者帖林起身举杯,向二人献上一段古老传说。

「北冥之东,有大海。其上有神裔后人,居皮舟之中,能役使巨鱼为舟,往来海天之间。他们来时无声,去时如雷。吾族老祖言,此等人能与海兽言语,鱼鲸为其引路,鸟云为其导航。」

「他们不是人,是神。」

王大虎闻言,轻抚胡须,忽然思忖。

周蒙花则以肘轻触他臂,低声笑问:「怎么?你信了?」

「不是信,是觉得这事,似曾相识……」王大虎目光闪动,「我记得方大当家曾言,先秦古书《庄子·逍遥游》开篇便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北冥之鱼能化而为鸟,翼若垂天之云。古人之语,非空穴来风。难道那‘神裔海人’,竟真是那北冥之鱼的传说来历?」

帐内一时沉静。

伊捷尔缅人不识《庄子》,却也知那海中巨鱼之威。每当大马哈鱼洄游之时,常有黑影巨浪从远海翻起,如山如嶽。传说那是「库里尤」——海之巨灵,吞舟噬冰。

王大虎起身,在地上划线比划:「若吾军欲探索此‘神人海部’,当须顺东北海流北上,越过寒极之地,再往东南方寻其岛群……」

「唔,若这些‘驱鱼为舟’之人真实存在,他们或能引我们越海抵新陆。」周蒙花喃喃,「若可与之通好,则北冥真正成为海上通天之门。」

翌日,王周二人命舟山军探海队于阿瓦恰湾设立「北冥远航所」,召募水手、木匠、翻译、药师、文吏、地理官各十余人,组建远航前锋小队,号曰「北冥一号舰队」,目标:探索传说中东海之神秘海人之地。

并同时告示阿瓦恰全境:「自今而后,凡捕得大鱼异鱼者,皆得赏;凡记得海上异象者,皆可报官。」

「北冥有鱼,信而可探。」

而在一只隐秘的小舟上,一名伊捷尔缅混血少年望着远方的冰海。他曾见过那巨鱼跃起时惊雷般的尾声,也曾梦中见一身披海骨之甲的舟民踏浪而来,低声唱出听不懂的语言。

他望着远东天边的光,喃喃低语:「库克、阿塔、阿留特……你们真的还在海那边吗?」

永乐十一年春末,札幌府冰雪初融,王大虎与周蒙花乘快骑奔赴将军署拜见李天佑。

「北冥有鱼者,今可见之矣。」王大虎朗声禀道,「但吾意欲更进,探海更东,循那岛链直入神鱼故乡。」

李天佑翻阅图牒,那是舟山军水文官新绘之北冥海图,彼岸一片纵横岛链若龙脊横空。他沉吟良久,终于抬首:「许你三月粮,一艘重艨,一队劲卒。若见神鱼,莫伤;若遇神人,可交。」

三日后,北冥一号舰队自函馆起航,一艘三层甲板重帆船「沧海龙吟」号领航,随行六艘小型登陆艇,载民军将卒五十、医官、翻译、记录官、信使各数人,并携铸铁器具、丝帛、盐饼等作为见面礼。

帆入冰海,风雪如刃,破浪而行。舰上水手日日以兽脂御寒,伊捷尔缅向导帖林以星象与潮流指路。七日之后,果然在北东洋面见岛影连绵,层层如桥——这是未载于任何图志上的新大地,舟山军初次踏足阿留申群岛。

第十一日,一登陆艇驶入一处山湾,岸边芦苇茂密,远可见烟气升腾。人影出现,是一群身着海兽皮革的男子,手执骨矛、渔叉,满脸惊诧。

随行军士击鼓吹角示意非敌,王大虎立于舰艏,命人悬挂「大明北冥镇海军」旗帜。那面丝帛随风鼓动,阳光下闪烁金字与朱纹。

而后,当三层甲板的「永昌」号缓缓驶近,庞然如楼,驱雾破浪,那些原始部落之人惊呆了。有人跪地,有人匍匐叩头,口中反覆低语:「伊努那哈——大海之神归来了!」

有人指着船身绘制的飞鱼纹章,有的哭泣、有的高声念诵,彷佛眼前见到传说中能驱使鲸鱼与海兽的大人。

周蒙花缓缓登岸,命翻译以伊捷尔缅语与其交谈。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人步出,戴海狮骨盔,口念咒语,双手奉上一条巨大的黑鱼脊骨。他用颤抖的语气向众人解释:「你们是从北冥来的‘神鱼之主’……古老的传说说过,‘神鱼将载人归来’,带来火与铁的时代……」

王大虎心中一震,握住老者手臂:「吾非神,只是东土之使,愿与海人共话长风。」

一时间,整个海湾鼓乐齐鸣,阿留特部落开始宰鱼杀鲸设宴。火堆升起,海狮皮铺于地,渔女敬上鲸脂与发酵鱼汁。

军中记录官记下这一刻,为之立篇,题曰:〈北冥记·卷首:神鱼之岸〉

不远处,王大虎立于悬崖边,看着更远东方海雾缭绕之处,低声与周蒙花道:「若那北冥之鱼真能化鹏……我等,又岂不能乘风越过整片大洋?」

破冰入港的第三日,阿留特人终于逐渐习惯这些从大船上下来、披甲持枪的异乡来者。那条三层巨舰「沧海龙吟号」如今如神祇长驻于岸,晨昏映雪,雾中依稀似海兽耸立,族人对其不再畏惧,反而纷纷带来贝壳、鱼牙、雕纹木器作为贡品。

王大虎与周蒙花则日夜与酋长「阿加纳·卡拉克」商谈风俗、地理与航路事。直到某一晚,谈及此次来访之因——探寻「神鱼」之谜时,酋长神情忽然严肃,转而凝重起来。

「你们远道而来,是为那‘北冥之鱼’……」他缓缓起身,声音沙哑却带一种庄重,「那不是神话,而是我们每天的食物。」

王大虎与周蒙花对望一眼,皆露惊诧之色。

阿加纳挥手招来数名壮丁,口中吩咐:「去冰穴,取出上月那条‘祖鱼’——给我们的客人看看‘神鱼’的模样。」

天寒地冻之夜,数十人拥着火炬,来到村北的冰穴仓。那是一处天然石穴,穴壁深掘,地气冷冽如冰窖。几名青年用鹿骨撬杖揭开一层层兽皮与雪块,现出其下被冻得坚硬如石的巨大鱼肉。

那是一块整整八尺长的深色鱼脊肉,肌理粗壮、油脂丰厚,侧边还残留着粗大的皮脂与须根——明显是巨鲸之属。旁边一具鱼骨则长逾丈五,弯曲如龙,疑是鲸口内的须骨。

「这鱼重五千斤,当时被百十人拖上来,在海湾中撑了三日才分完。」阿留特老妇边说边以骨刀切下一块肉片,放入雪水中煮烩,热气腾起,香气四溢。

「你们所谓的‘神鱼’,在我们这里,是世代生存所赖。当海面起雾时,我们乘皮舟出海,以投矛之术围猎。鱼肉足以养活整个部落半载。」

周蒙花望着火上熬煮的深红鲸肉,闻之气味浓烈、近似牛肉而带海腥。身侧的千岛兵团与北海百花营军士初始迟疑,见阿留特人争食,也纷纷尝试。

王大虎细嚼之后,不禁颔首:「若能得其猎技、明其迁徙,可为我舟山军海路屯粮之一大本事。」

是夜,阿留特人设宴火堆旁,献上最珍贵的鲸舌与内脂,女子披海狮皮跳「逐鱼舞」,男人吹骨笛呼风引雪,彷佛邀请远方之神共享一场「神鱼之祭」。

月光照海,银霜漫野。王大虎举杯向阿加纳敬酒,高声言道:

「神鱼既为民所食,大明舟山军愿与贵族共守此海,开贸易之道,共制鱼油、鱼骨之货,传之于北海诸岛,立万年之盟。」

酋长闻言大喜,以鲜鱼血于木盘上绘下鲸形与大船图腾,双手高举道:

「今日之盟,将由祖鱼与北海为证!」

就此,一场由「神鱼」引出的海洋联盟在北冥极寒之地初成形,舟山军所踏的东洋航路,也从此延伸至未知的「东胜神洲-北具芦洲」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