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等到来年春日

方司礼的行动力素来如疾风骤雨,不出两日,他竟寻来了璃楠国的枇杷。

那枇杷盛在素绢囊中,颗颗浑圆,金灿灿的果皮泛着蜜糖般的光泽,指尖轻触便觉温润沁凉,连枝头青叶都带着异域山岚的湿润气。

方司礼捧着枇杷,眼睛亮晶晶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小薇,你快看,这就是璃楠国声名远扬的枇杷,你快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采薇原本正坐在窗前,绣着手中的帕子,听到方司礼的声音,一抬头,便被眼前这金黄诱人的果子吸引住了目光。

她惊喜得眼睛瞬间瞪大,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后爱不释手地摩挲着,“这枇杷如此稀罕,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呀?”

方司礼挠挠头,嘿嘿一笑,

“我有个朋友,正好在璃楠国经商,他知晓此事后,便托人快马加鞭送了这些过来,就盼着能让你尝个鲜。”

说着话,方司礼剥开一颗,顺手喂给了采薇。

香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四溢开来,那滋味清甜爽口,恰到好处,采薇满足地眯起眼睛,连连点头称赞:

“这枇杷果真是名不虚传,好好吃!”

方司礼见她吃得开心,心里也如同吃了蜜一般甜滋滋的,眼里满是宠溺。

采薇吃完一颗,将枇杷籽吐在掌心,盯着看了许久。

方司礼见她这般模样,关切问道:“怎么了,可是这枇杷籽有什么问题?”

采薇忽然仰起脸,眸中跃动着灼灼星火:

“我在想,不知道这伧启国的土地,能不能种活这璃楠国的枇杷。要是能种出来,以后岂不是年年都能吃到。”

话音未落,方司礼眼中已燃起比她更炽的亮光,“小薇好生聪明,若真存活,传到御前,怕是要封你作农神娘娘。”

采薇憨憨一笑,指了指窗外那片空旷的土地,

“我就把它种在那里,等来年春天,说不定这里就会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

到时候满树都是金黄的枇杷,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方司礼闷笑,“来年怕是只能见它郁郁葱葱的模样,结果怕是得等三五年。”

采薇扬起了笑脸,摆摆手,“没关系,大把的时间,我等得。”

二人说干就干,方司礼挽起广袖抄起铁锹,将采薇按在一边坐下:

“你只管坐着瞧,若累着半分,那便是我这个大男人的错了。”

他嘴上打趣,手下却半分不慢,黝黑泥土翻飞间,已挖出个圆润的浅坑。

采薇支着下巴看他额角沁汗,将绢帕递过去:“司礼这双持剑安天下的手,如今倒沾满了泥星子。”

方司礼接过绢帕,粗粝的指腹蹭过细腻的帕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持剑安天下,那是往外头耍的排场,在家门口,我这两只手,倒更喜欢沾些泥星子,种些瓜果蔬菜,才觉得踏实。”

他瞧着采薇,眼神温柔,

“再说了,为小薇效劳,沾些泥星子又算什么?能帮上你,博你一笑,便是沾上一身泥,也是值得的。”

采薇闹了个大红脸,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周围延展开来。

覆土时,采薇将最后一把细土拢在掌心,对着西斜的日头许愿:

“愿异乡的枇杷能在故土生根,愿来年春风过处,再不见铁骑踏碎炊烟,愿……”

她忽然顿住,耳尖泛起胭脂色,心里小声说:更愿司礼能一生平安顺遂,不再为这世间的纷争所扰。

方司礼接上话头,铁锹重重杵进土中:

“愿小薇日日能尝此甜,岁岁长安康。”

最后一捧土压实,二人相视而笑。

采薇望着新培的土丘轻声道:“若真能成活,待战火平息那日,我要摘下最大最甜的枇杷,送给你。”

方司礼认真的看着她,“会的,等到了那一日,我定……”

采薇笑着指尖轻点上他的唇,“不必说,我懂得。”

……

方司礼要离开的日子一天天迫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每一次目光交汇,都似有千言万语在心底翻涌,撞击着他们不舍的心。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方司礼不知从何处寻来了一套精致的笔墨纸砚,将它们摆在桌上,

“采薇,你可会识字?”

采薇闻言,有些窘迫地低下头,

“我……我只懂得几个字,以前爹娘在的时候,教过我一些,可后来爹娘不在了,就再也没人教我了。”

方司礼听了,走到采薇身边,“不打紧,我教你便是。”

采薇听到这话,微微一怔,抬起头,直直地望着方司礼,

“为何突然要教我识字?”

方司礼笑着轻轻弹了一下她的额头,假装嗔怪道:“笨,以后我要是上了战场回不来,我就写信给你。”

采薇的眼眶瞬间红了,她用力地点点头,声音带着哽咽:

“好,我要学,我一定好好学。”

采薇虽学过几个字,但终究只是皮毛,要从更基础的知识学起。

可如今距离方司礼离开的日子所剩无几,根本来不及让她系统地学习。

方司礼思来想去,挑了一些最简单、最有意义的字眼,“安”“乐”“归”,

让采薇务必记住。他告诉采薇,只要在信中看到这几个字,就代表他在边境一切平安。

采薇深知这寥寥数字承载着方司礼对自己深深的牵挂,她将这些字视若珍宝,连吃饭喝水的时候,嘴里都念念有词。

方司礼看着采薇这般认真刻苦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

他耐心地教采薇握笔,轻轻握住她的手,带着她在宣纸上移动。

两人的双手交叠在一起,传递着彼此的温度和心意。

采薇偏头看向方司礼,那专注的神情,让她心中的不舍愈发浓烈,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在采薇看不见的地方,方司礼也同样凝视着她,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早日凯旋,与她长相守。

为了珍惜这为数不多的相处时光,方司礼特地制作了一个风筝。

那是他得知采薇曾经对他说过,她最幸福的时候是六岁前。

爹娘皆在身边,一家人常常陪着她去郊外放风筝。

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风筝在风中自由翱翔,一家人欢声笑语,那是她心底最温暖的回忆。

方司礼一直将她的话记在心里,便想着在离开前,再带采薇重温这份幸福。

“采薇,快来!”方司礼站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手中紧紧握着风筝线轴,兴奋地朝着采薇喊道。

采薇闻声,快步跑来,眼中闪烁着期待。

方司礼将风筝递给采薇,自己站在她身后,扶着她的手,帮她调整着放风筝的姿势。

随着一阵微风吹过,方司礼大声喊道:“放!”

采薇用力将风筝抛向空中,方司礼迅速奔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

风筝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飞了起来,越飞越高。

采薇仰着头,眼睛紧紧盯着那高高飞起的风筝,思绪渐渐飘远。

采薇突然突发奇想,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方司礼,问道:

“司礼,要是我把风筝放得特别特别高,你在边境能不能看见呀?”

方司礼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答:“傻丫头,无论我在边境是否能看见,我都会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

采薇握紧拳头,坚定地说:“那我必须放得更高,那样你就能看见了。

等你看见了风筝,就知道我在想你,盼着你早日归来。”

方司礼看着采薇那认真的模样,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我答应你,定早日平安归来。”